关于滁州市2021年经济主要指标的随笔
“十四五”开局之年落幕,仔细研读《滁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觉得有些内容值得细细挖掘。
2022年1月6日,在滁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滁州2021年部分经济发展数据。惊喜于疫情期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之余,细细深思。
据初步估算,2021年滁州市GDP达到3400亿元,同比增长11%,距离滁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25年GDP达到5000亿的发展目标还有1600亿差值,这意味着为实现“5688”这一发展目标,未来4年滁州GDP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10.2%(估算)。但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滁州2020-2021两年GDP平均增长率为7.7%,远低于年均10.2%的保障性增速目标。这突然引出了一个“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那就是对于滁州而言,5年实现2000亿的GDP增长目标究竟是“囊中取物”还是“水中捞月”。
2021年滁州实现财政收入250.9亿元,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60.44%的平均比例(2019-2020年综合计算)来看,2021年滁州财政收入约为415.1亿元。这一数字距离“十四五”规划提出的600亿财政收入目标还有184.9亿元差值,这意味着未来4年该经济指标的保障性增速目标为9.7%。
2021年滁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4亿元,占GDP比重48.25%,高于长三角区域平均值4.67个百分点,工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2021年滁州经济发展总体稳中向好,各项经济指标基本稳居安徽省*一方阵,但距离长三角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任务重、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升级仍有较大攻坚需求,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变化快、掌握难度大,近5年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发展时期。
首先,从金融视角来看滁州市民暂无剩余闲置资金,且周边合宁地区均以制造业为主、缺少金融传统;其次,从科技视角来看滁州基本无高教科创能力,周边虽高校资源众多,但均不足为我所用,*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滁州就业市场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总的来说,滁州不用刻意筹划外部高校资源落地,借鉴深圳经验,“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局者可以考虑联合滁州学院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套国内具有竞争性的产学研平台,进一步落实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会展的重点在于产业引领,滁州产业形态中农业不应该忽视,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科学助力大环境产业发展,抓住中国碳达峰的市场蓝海,广泛布局军工、地质研究。在经济竞争中要争取至少华东区域层级以上的总部落地,而且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
1月17日,苏铁资讯公众号公布了沪渝蓉高铁滁州站效果图,外立面整体设计以“高亭古韵、滁州门户”为思路,将打造集高铁站、地铁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城市公交站“四位一体”的超级枢纽综合体。效果图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很多人觉得该设计思路过度借力滁州经典IP——醉翁亭,形象僵硬、配色失调、毫无美感。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当前滁州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待,受力于近些年滁州经济影响力的崛起,滁州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反哺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充分发扬当地旅游资源的核心IP并没有什么过错。从设计思路来看,滁州站改扩建充分考量了区域文化积淀,是关键的城市门户和宣传窗口。
“过度消费”这个词,是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滁州的亭文化在周边旅游市场里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和市场,仍不足以成为影响人们消费抉择的关键因素,这恰恰说明当地的“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力度尚且不足,各类宣传口径利用率低、宣传效果差,文化引育工作有所欠缺。
近年来,滁州当局越来越关注市内基建的改造,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出了建设多条城市高架道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等工作愿景,对此部分市民建议滁州借鉴宜昌BRT系统、建设自己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对此笔者保持谨慎态度,原因有:
滁州城市快速化改造招标书(部分)
社会规划已提及多段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快速化改造和BRT的*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提升公交运营速度、改善公交系统状况;
目前滁州市内通勤压力还没有形成有效潮汐体系,“居住-工作”往返通勤状况尚在公共交通承载能力之内;
当前的滁州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重点应当放在区位优势的固化和提升方面,比如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滁天城际铁路、宁滁蚌城际铁路、滁州机场等交通枢纽工程落地,用以配合滁州顶层的招商引资战略导向,换言之,滁州目前的交通建设重点应放在
市内交通应当以未来人口和产业布局为依据,虽然目前滁州已基本形成了护城河老城区、天长路商业街区、万达广场商业区(待优化,是主城区与城南接合的关键节点和地理中心点)、城南政务新区、高铁新区、明湖片区总部经济园区、来安主城、汊河新区、苏滁产业园、全椒主城10大片区,但是各区域间通勤流量尚不足以形成规模,优化重点放在现有公共交通
编辑于 2022-01-21 14:05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