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咸阳高新区:加强校企合作让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

admin8个月前 (09-26)来安产业信息109

  “科技园办公环境好,各项政策服务优,为我们企业减免房租、办理了工商执照等业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陕西博锐派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磊刚赞不绝口。

  这家环保企业专门做污水、废气处理,已成立18年。企业在西北大学科技园刚刚建立时从西安落户咸阳高新区,看重的不仅是西北大学丰富的科技园人才、科创资源,还有咸阳高新区聚集企业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

  秦创原是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作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主要承载地,咸阳高新区以加强校企合作为主线,出政策、搭平台,引导区内企业全面加强与高校在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方面合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在区内的四链融合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生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西北大学科技园是西北大学与咸阳高新区联合共建的大学科技园区,是咸阳省级大学科技园,总面积10000平方米,拥有2300平方米中小试基地和30000平方米的生产促进区。

  西北大学科技园外景(咸阳高新区供图)

  园区以学校为依托,以政府支持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实行“校、政、企”三级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科技园依托西北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快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的同频共振,为科研人员“解枷锁”“放权力”,让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园区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宗旨,助推高校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校地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落地。

  2023年12月29日,西北大学科技园在咸阳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目前,园区已招引入园企业34家、高校创业团队21个,覆盖了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元宇宙、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产业方向,已开展多场推介、交流、路演活动。未来,西北大学科技园将以“引人才、建平台、出成果”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挥省级创新平台功能。

  西北大学科技园只是咸阳高新区推动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咸阳高新区已累计引进西安交大压电陶瓷、西工大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科创项目121个,总投资20.3亿元。同时,咸阳高新区出资4000万元,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瞪羚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平台,共同谋划推进建设转孵空间承载区,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渭河北岸转孵区,实现科创资源在咸阳高新区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全链条孵化项目,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对于科创企业而言,单有创新技术还不够,要发展壮大,人才、资金、政策、应用场景缺一不可。过去,很多科研项目在学校,由于场地、资金、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在校内实现进一步发展,西北大学科技园拥有全省省级及以上孵化载体约200个、项目储备超过6000个,还有技术经纪人队伍,能够对项目商业化给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助推科研成果快速走向市场。

  如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实现高效转化?咸阳高新区以打通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关键节点与堵点为着力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动力匮乏、机制不畅、配套不足等问题,促进科技成果顺畅转化。

  西北大学科技园内的咸阳嵕山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正是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典范。它的作用是挖掘、识别具备较高转化潜力的优质项目,辅导其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梳理商业逻辑、拓宽发展思路,让优秀项目对接优质资源与服务,助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落地,完成从“概念”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蜕变。

  西北大学科技园内景一角(咸阳高新区供图)

  2月28日,咸阳嵕山创新概念验证中心在秦创原聚梦协同创新中心二楼报告厅举办了首批验证项目闭门路演评审活动,涵盖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每位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情况进行推介,之后评审专家对其技术难点、商业模式、发展前景及落地性等方面进行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受到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业内人士的欢迎。

  咸阳高新区出台多项举措,全链条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出台人才服务支持政策、创新积分制、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等配套政策,为入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吸引从业者41000人;建设标准化厂房21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2家,其中省级以上载体5家,各载体累计入孵企业达到350余家;组建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咸阳中心等机构,设立120万元知识产权援助基金。

  立足产业禀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并植根于区域产业,是增强科技成果生命力的必然需求。咸阳高新区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孵化,引导上下游关联产业项目聚集,推动地方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聚区,为地方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新动力。

  咸阳高新区目前已形成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又谋划了“数字经济”和“氢能”两个新兴产业,并依托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在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化、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的优势科研资源,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西安交通大学陈双涛教授设计研发的高速离心风机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已被订购10套,将于本月发往南方沿海城市。”3月29日,陕西秦微透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雨盟说,“这些高校教授给出的设计图纸、加工零件对精密度要求比较高,我们要做到分毫不差。”这家公司是首批入驻西北大学科技园并成功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样板。短短半年时间,公司从高校实验室转化科研项目十余种,部分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为充分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助推高校创新链、人才链与咸阳高新区产业链紧密融合,形成校地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和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咸阳高新区借力西安—咸阳一体化机遇,主动融入西安“双中心”建设规划,承接西安外溢科技成果,构建成果转化协同发展格局。

  推进建设集早期实验、小试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渭河北岸转孵区,布局“一基地+三学院+一中心”承接创新港科创资源;借助科技大使,精准高效对接项目50多个,与西安交大签订78项新材料中试专利包成果转化协议;与沣西新城签订《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聚焦企业技术痛点实施“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吸引100个项目签约入驻秦创原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设立莫斯科科技联合创新中心,对接科技成果100余项,吸引人工智能显微镜产业化等8个项目入区转化。

  截至2023年底,咸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1家,占咸阳市高企总量33%;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占咸阳市总量40%;入选陕西省省级上市后备企业8家,占咸阳市总量38%;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同比增长127%。如今,咸阳高新区内聚集600余户工业企业,区内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30家,国家研发平台3家。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百余个科创项目在咸阳高新区落地生根,点燃了科创项目的“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燎原之势”。(杨乐乐 李桦)

  咸阳高新区以加强校企合作为主线,出政策、搭平台,引导区内企业全面加强与高校在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方面合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在区内的四链融合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生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24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宿迁:靶向发力护航企业走稳创新发展之路

宿迁:靶向发力护航企业走稳创新发展之路

  宿迁网讯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台台机器有条不紊运转……初春时节,宿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万众创新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助企惠企举措,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信心与活力。...

江苏公众科技网

江苏公众科技网

  9月29日,扬州市海智工作培训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召开。会上举行了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仪式,会议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李季介绍研究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工作,邀请江苏省科协国际部部长吕家勇就面向扬州市海智站点作海智工作培训。西安交大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文,江苏省科协国际部副调研员杨红梅,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田醒民,扬州市科协主席王友芳、副...

电子与信息学部研究生教学网

电子与信息学部研究生教学网

  23年9月入学统招博士新生选课系统登录信息   电子与信息学部博士学位申请实施细则(电信[2020]13号)   [2023]07号电信学部关于博士研究生转导师的补充规定   关于线上进行火车票学生优惠资质核验的通知   电子与信息学部关于2022年青年优秀导师评选推荐结果的公示   电子与信...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物联网接入与传输、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稀疏信号表征与处理等。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10年9月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资助,...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院-所”三级架构下的科研实体单位,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成立,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所主要围绕空天往返先进推进、智能航天器、空间智能制造、空间在轨维护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航天制造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和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共同支撑重大任务的全新模式,围绕研究方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办

西安交通大学办

  关于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校园开放日活动的温馨提示   关于2024年端午节放假的通知   关于观看“弘扬西迁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科学家精神线   关于举办“交小苗”六一专场健康讲座的通知   关于举办“六一”交小苗之科学探索、艺术体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通知   西安交通大学春季学期就业服务...

迎来重大工程“投用年”背后:这里还有一些新的变化

迎来重大工程“投用年”背后:这里还有一些新的变化

  2024年,是西安近几年少有的重大工程“投用年”。梳理名单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西咸新区。   重点工程的规划建设,是判断地区发展的风向标。2024年开年以来,国省市领导密集造访西咸新区,涉及招商、产业和交通等。蕞近围绕重大工程及产业发展,西安领导层的考察折射出诸多新变化。   交通基建,是城市发展“先行军”。作为“一体化”核心和“国际门户枢...

重磅!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西交大与宝鸡签约将在高新区建设教育园区

重磅!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西交大与宝鸡签约将在高新区建设教育园区

  6月17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宝鸡基础教育园区暨宝鸡高新凤师实验学校项目签约仪式在宝鸡高新区举行。此次签约是高新区基础教育在新的起点上的重大项目,将为校地全方位合作、多层次交流,开辟新的平台,开启新的华章。   西安交通大学宝鸡基础教育园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重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