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亿元村”的新目标:做活“林”经济写好“绿”文章
全国*大的蜀桧种植基地、安徽省*一苗木花卉专业村、滁州市两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之一……这些头衔,说的都是滁州市来安县林桥村。
一个小山村,是如何做到“亿元村”?究竟藏着怎样的“致富密码”?近日,记者走进这片被苗木花卉覆盖的林桥村。
驱车从来安北高速口出来,马路中间的绿化就变得与众不同,盘龙、云朵等造型各异、层次分明的蜀桧,彰显着这里苗木花卉的特色。
在高速口旁边,就是林桥村的百思德华东(国际)风景园林产业城,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货车、叉车,运送着各式各样的苗木,为即将开始的第七届滁州(来安)华东苗木花卉交易博览会忙碌着。
在会场,林桥村党总支副*杨满田忙得满头大汗,他告诉记者,活动之所以在林桥村举办,就是因为这里是来安县乃至滁州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核心区。
在林桥村,种植苗木已经有50年的历史,目前全村苗木种植面积有1.2万亩,占到全村面积的90%,并且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种植苗木花卉近18万亩。
林桥村的苗木基地,当地百姓通过种植苗木实现致富增收。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在林桥,家家会种树、户户能卖苗,我们村的农民从粮农、菜农转型为苗农,村民们靠苗木经济实现致富增收。2020年,全村农业人口4300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杨满田说。
在林桥村里走一圈,发现杨满田所言不虚。家家户户门口都种着几棵蜀桧、桂花等园林苗木。即使沿街小超市门口,也会摆着十几个园林盆景对外售卖。村里红白相间的连片别墅区,村民门已经住了快20年。
但是,近年来,市场同质化加剧,低端苗木供大于求,发展遭遇瓶颈。为了让“亿元村”实现突破,杨满田带领村民们开始发力高端苗木。
“在传统的苗木种植基础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向盆景造型苗木转型,引进了2家龙头企业,希望起到带动作用。”杨满田带着记者来到了来安林桥盆景素材专业合作社,沿着苗圃转了一圈,记者看见一些龙柏被修剪成绿色云朵一样,既别致又有创意。
杨满田指着身旁一棵两米左右的蜀桧说,如果同样的高度、粗细,没有造型的蜀桧只能卖50元一株,但是经过修剪、造型后的蜀桧,可以卖到200元以上,身价翻了好几倍。
随着城市园林化、公园化概念的普及,如今造型树、地景树需求量很大,林桥村积极引导苗农由绿色苗木向盆景造型苗木转型。
通过举办讲座、广播宣传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转型发展意识,再通过改良种植方式、引进新品种、推广“容器苗”等举措,带领村民跟着合作社、大户一起转型。
村民们正在修剪苗木造型。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除了转型,林桥村还有更长远的规划。因为毗邻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林桥村正在探索“苗木+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依靠苗木产业搞起乡村游,吃上‘生态饭’,让林桥村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杨满田信心满满。
过去,林桥村有个出了名的“三看”:一看林桥断头路,二看林桥破草屋,三看林桥断炊户。
如今,林桥村有了“新三看”:一看林桥树,二看林桥柏油路,三看林桥富裕户。
由老向新,由贫向富,“亿元村”场景切换的背后,是当地不断做好“绿色”文章,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了生动注脚。
通过交工验收!无岳高速进入通车倒计时
农行安徽省分行与安庆市人民政府签署金融…
公路养护“大比武” 竞赛场上“秀”技能
“宣酒之夜”第十一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
安徽工程大学上好*一堂立体“大思政课”
探馆2023中国·合肥苗交会:“苗卉”…
安徽印发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新征程·江淮行|安徽淮南:发力高端装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