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三城镇:“龙虾小镇”的“农旅”融合路
湿地小镇风光美,鱼米之乡龙虾肥。初夏时节,在来安县三城镇天涧村“稻虾共作”基地,清风拂过上千亩清澈的水面,激起阵阵涟漪,游人徜徉于恬静的田园,欣赏着水乡淳朴的生态风光,宛如置身于秀美的江南水乡,人景交融,勾勒出一副秀美的水墨丹青图。
虾在稻下长,人在田间游。三城镇位于来安县的东南部圩区,与南京、滁州交接,处于长三角前沿地带,滁河穿境而过,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湿地水乡”之称,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坚持“生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旅游”的“稻虾共作”新型种养模式,大力发展集生态循环种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科技农业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新业态,有效解决了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争地争水的矛盾,粮渔双赢,生态环保,不仅盘活了村民的闲置土地资源、提高了稻田生产收益,还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镇“稻虾共作”新型种养模式风生水起,目前全镇稻虾养殖面积已超11600亩,预计今年龙虾产量可达400万斤,水稻产业可达750万公斤,亩产增收约2000元,农产品主要销往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带动了周边200多户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我镇将借力‘稻虾共作’新型种养模式,盘活农业资源,挖掘旅游资源,聚力打造‘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进一步提升‘稻虾共作’的综合效益,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据三城镇党委*孙安静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围绕全县乡镇旅游整体规划,不断扩大“稻虾共作”产业规模,拉升全产业链条,将“小龙虾”变成“大产业”,将“稻田”变成“景区”,让“农旅”融合产业逐渐成为撬动三城镇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吕华)
安徽来安:绽放在“疫”线的那抹“巾帼红”
港北区:抢收小龙虾 腾田种水稻
平南县武林镇新贤村小龙虾鲜活上市
抢抓商机 泸州泸县小龙虾飞机空运上餐桌
倪金华:用“爱”托起“生”的希望
贵港市港南区首批澳洲淡水龙虾捕捞上市
安徽来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的“小城之变”
安徽省委决定:杨林任皖北煤电集团党委书…
安徽省新华书店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合肥…
落实落细党中央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
550万元!兴业银行合肥分行落地首笔“…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新进展世界*…
安徽:370条扬子鳄放归自然野外种群…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