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集聚新动能“链”出高质量
9月23日,当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市唱响之际,滁州收获了一个195亿元的“硕果”。
在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1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195亿元,其中9个是滁州市“八大产业链”项目。并且此次签约的10家企业中,7家来自长三角。
“滁州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尤其光伏玻璃产能,是去年的两倍,大大增加了我们投资的信心。”在签约仪式上,谈起滁州光伏产业链的前景,杭州瞩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雨激动不已。
当下,滁州市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立了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食品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全力推动“多链协同”,让滁州的主导产业逐渐形成集聚、集群效应,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滁州市共引进八大产业链项目190个,占比69.1%。
在滁州,八大产业链带动全市经济火热发展。陈 军摄
位于南京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厂,要想生产一辆高铁,该去哪买配件呢?答案是,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
汊河镇,距南京江北新区不足15公里,显著的区位优势,让汊河经开区决心打造一个立足配套、甘当配角的“园中园”。
2010年,汊河经开区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利用安徽省轨道检测中心、轨道研究院等现有平台,承接其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填补了安徽省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
在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一名工人正在加工轨道配件。吕华摄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大的感受是,做什么都便捷了。”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建群说,几年前,如果临时买一个配件,他们都要开车去南京找,而现在随着园区的上下游企业越来越多,很多需求直接在园区里就能解决。
不仅如此,孙建群表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际轨道建设,为公司带来了大量订单,而园区内产业链日益完善,又为公司解决了产能不足的后顾之忧。
产业集聚产生的效益,吸引了更多长三角地区其他轨道交通企业来汊河入驻。目前,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入驻轨道交通企业132家,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
如今的汊河镇,可以做到“只要高铁、地铁上所能看见的,汊河都能生产”,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部件供应基地。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精彩故事。
滁州市凤阳县,有着“花鼓之乡”“曲艺之乡”“石英之乡”等许多名称,其中“石英之乡”得名于境内已探明的石英岩储量超过100亿吨。如此多的石英岩矿藏,加上便捷的交通,自然吸引着许多硅基材料生产企业在此落户。
总部设在江苏常州的亚玛顿,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建成投产的亚玛顿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1期项目投资30多亿,现拥有3座650吨级熔炉,产能全部释放的情况下,可以年产光电玻璃1亿平方。
“现在这个产能,还不足以供应我们自用,后面还有2期、3期,过百亿的追加投资正在规划中。”公司负责人张全开说。
亚玛顿内的光电玻璃生产线。人民网 李希蒙摄
对企业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需要信心,这股信心从哪来?
本就作为“石英之乡”的凤阳,作为原材料产地,资源自然*吸引人,便捷的交通也是必要条件。但是张全开认为,促使他们追加投资的原因,还是这里优渥的营商环境。“洽谈初期,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去常州找过我们很多很多次,这份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张全开说,谈起凤阳的营商环境,从业多年的他,直竖大拇指。
近年来,凤阳县立足全国储量*大的优质石英硅资源,坚持以“招大商引强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和工业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不断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拉长延伸光伏材料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新技术激发新动能,凤阳已经涵盖了从单晶硅到发电系统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吴轶表示,随着南玻、福莱特、亚玛顿等新引进重大项目与凤玻、确成硅等企业集聚,构筑起凤阳千亿硅谷的“四梁八柱”,推动光伏产业朝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2019年4月11日,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正式投产。回想三年前,总投资240亿元的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滁州,轰动一时。
从表面上看,这不仅成为滁州市有史以来规模*大的单体项目。更为重要的是,从长远上看,它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相关公司的集聚,为滁州省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支持。
感触*深的是莫过于安徽康佳电子公司,康佳集团投建的安康绿色智能工厂产业园,就紧紧挨着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不足百米远。
“运输半径每延伸100公里,成本增加20%。所以强大的配套能力,是众多家电企业入驻滁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对家电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安徽康佳电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滁州市打造千亿级智能家电全产业链,现在,安徽康佳电子公司生产基地的配套半径都在几十公里以内。
在产业基地建设中,滁州市长期按照“围绕主业抓配套,壮大配套引主业”的思路,采取“横向完善产业链条、纵向引导产业集聚”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上下游配套企业招商。
去年11月,创维集团在安徽滁州设立的滁州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实现一期竣工投产,随着新建厂房及配套用房的建设完成,创维也完成了空调业务从深圳到滁州全椒的一期项目搬迁任务。如今,创维集团长三角总部基地就在全椒。
除了创维,还有博世西门子、康佳、隆基、立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企业,都在这里集聚成势、发展壮大,构建起卓越的产业高地。
全国*一集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于一身的“国字号”家电产业基地;安徽省首个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家电产品出口基地、安徽省优质家电生产示范区……现在,滁州家电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共护一泓水 绘就一卷绿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包袱”变“财富” 改革再出发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乘东风 忙振兴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厚植“亭满意” 沃土万木兴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人才点燃“强引擎” 项目激发“加速度”
滁州的长三角一体化故事:近邻变“紧邻”,跨界亦“无界”
民生银行发布“长三角畅***” 助力区域一体化建设
聚焦中心城区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探索区域合作“创新样本”
滁州经开区多措并举助推智能家电产业链做大做强
滁州凤阳:抓早抓小 敲响“升学宴”“谢师宴”警钟
滁州凤阳:用好“12345”群众暖心线
娄勤俭主持召开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18项制度创新成果应用实施
滁州凤阳:“三位一体”助力人才“凤还巢”
人民日报:长三角四地合力推进一体化发展
石台县即将告别不通高速历史安徽今年…
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小岗村唱响
国内首条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在芜湖启动
安徽肥东:小挂面“晒”幸福促增收
45万件急难愁盼问题在“领导留言板”获…
宣城广德:做好课后服务推动“双减”落地
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
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芜…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