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西北爭取5年引進超5000個項目
廣東再迎招商引資盛會,對外開放步伐不停:即將於5月11日在廣州舉辦的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已吸引沙特阿美、特斯拉、復星、拼多多等近2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報名參會,招商重心放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聚焦綠色化工、電子信息、智能家居三大產業。
4日,記者從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將通過5年努力,爭取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累計引進內外資產業項目5000個以上,投資總金額超2萬億元,其中投資超千萬元的產業項目1000個以上。
此次招商會以“區域聯動 合作共贏”為主題,緊扣產業有序轉移,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
突出粵東粵西粵北 主攻三大產業招商
在招商重點上,廣東將突出粵東粵西粵北、突出主導產業和重點園區。廣東省級部門將聯同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雲浮12個地市對粵東粵西粵北進行全面推介,並將綠色化工、電子信息、智能家居三大大產業作為主攻方向。
“隻要是符合廣東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無論內資外資、國企民企,我們都一起招、一起引。”廣東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勁鬆說,截至5月3日,報名參會的企業達197家。其中內資企業149家,包括復星、廣物、拼多多、中石化、中國平安等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外資企業48家,包括沙特阿美、通用電氣、矢崎、日立、沃爾瑪、強生、特斯拉等全球知名企業。
此次招商會線上線下融合舉辦,活動內容豐富。其中,線下部分採取“1+3+N”形式進行,“1”是1場主題大會,“3”是一場政策宣講會、兩場產業和園區對接會等3場平行活動,“N”就是多場項目配對活動。
“此外,我們還將現場舉行首批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授牌儀式、重大項目現場簽約、企業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投資經驗分享等一系列活動。”張勁鬆說。
按照計劃,廣東力爭5年累計引進5000個以上內外資產業項目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投資總金額超2萬億元。為搶抓機遇、加快落實,廣東正圍繞粵東粵西粵北主導產業,梳理一批龍頭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招商項目庫和招商地圖﹔強化雙向用力,組織珠三角定期摸查統計轉出項目意向清單,粵東粵西粵北梳理項目需求清單﹔推動項目共享,省層面正在搭建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招商引資對接平台,促進項目信息在全省范圍內共享共用、有序流轉。
圍繞打造招商品牌,從今年起,廣東計劃每年上半年舉辦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經貿合作招商會,集中開展產業轉移現場推介、政策宣講、項目配對和項目簽約。同時,珠三角各市與對口幫扶市之間,每年聯合打造若干招商精品活動,推動對口招商落細落到位。
省財政新增專項資金 支持主平台引項目
支持產業有序轉移和招商引資,廣東各項政策“干貨滿滿”。目前,廣東已專門出台“1+14+15”產業有序轉移激勵性政策。這次招商會上,省商務、發改、科技、工信、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地方金融監管局等10個部門將首次開展政策集中宣講。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蘇偉光介紹,目前,主文件和所有省級配套文件均已印發,各地實施方案也已陸續出台。各市承接產業轉移主平台規劃建設范圍均已劃定、建設方案均已出台﹔省內橫向對口幫扶協作關系已全部確定,並首次實現對口幫扶協作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市、縣(市、區)全覆蓋。
加快產業有序轉移,優化營商環境是重點。省發展改革委將在法治環境、政務服務、市場建設、誠信體系、政策支持等方面拿出硬措施、打出組合拳,推動全方位降低用地、融資、物流、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實現全周期的優質服務。
“我們將真金白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紅在發布會上介紹,省財政新增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主平台基礎設施建設和引進落地產業項目﹔設立省粵東西北產業轉移基金,加大對主平台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投資力度。
其中,以注入資本金方式,推動15市主平台創新管理運營模式﹔省財政根據主平台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參考融資與使用情況,對相關市政府予以獎勵﹔鼓勵主平台開發公司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在主平台內新建或擴建標准廠房,省財政結合標准廠房建成面積及企業入駐率等因素予以獎勵﹔支持主平台引進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制造業項目,省財政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建成投產項目,按其設備購置額的一定比例予以獎勵。
同時,廣東還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制造業發展較好的地市給予用地指標獎勵。在嚴格遵循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基礎上,對位於主平台內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充分實施豁免環評手續辦理、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降低環評等級等改革措施。
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 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
建立項目快簽約、快建設、快投產和快達產的新通道,讓企業賺錢多、麻煩少,大力招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紛紛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讓產業轉過來、接得住、發展好。
發布會透露,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了本地區支持主平台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省市協同、合力推進主平台加快發展建設,真正發揮好主平台在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發布會上,河源市、陽江市陽東區負責人紛紛亮出當地優勢。
作為環大灣區一線城市,河源已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經濟生活圈”。“2021年以來,河源新簽約項目467個、計劃投資總額2093億元,近70%項目來自大灣區,產業轉移成效顯著。”會上,河源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廖繼聰說。
承接產業有序轉移,園區平台是基礎。河源將通過新征土地、加快平整配套和盤活存量土地等措施,確保主平台馬上可用新增土地6000畝以上,一年內可用新增土地1萬畝以上,三年內可用新增土地2萬畝以上。“企業在河源落戶后,能迅速拿地動工,大大節約時間成本,而且投資成本僅為珠三角的六七成。”廖繼聰說。
“陽江市陽東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和海南自貿港的幾何中心,擁有國家(餐廚用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國刀剪之都’等國字號品牌,五金刀剪餐廚用品出口量佔全國的56%。”陽江市陽東區委書記李坤介紹。
其中,陽東經開區現已納入中國(陽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廣東自貿區聯動發展區重要片區、陽江市產業轉移承接主平台重要片區,被預選為珠海陽江合作共建園區。“園區組建專責團隊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建成園區企業綠色通道審批中心。總體而言,在陽東投資經商的成本約比省內發達地區低15%至30%。”李坤說。
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成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招商引資的重點。“我們希望招引清潔能源全鏈條產業。”李坤表示,陽東正在打造超千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以“核、風、光、儲、蓄、氫、裝”為主的全鏈條產業已初具規模,清潔能源裝機(含在建)容量超一千萬千瓦。
同時,陽東還將與各類制造業企業在電子電器、機械裝備、高品質緊固件等主導產業上加強合作,加快打造三大超百億產業集群。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