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启幕在即西安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

admin6个月前 (12-02)来安产业信息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科技突破,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其历史性的飞跃阶段,并以其独特的技术魅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预示着一个由智能化技术驱动的全新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长期以来,西安市依托其深厚的科研教育资源与活跃的创新环境,积极规划并推进机器人产业优化升级,力求构建符合地方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于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显著优势的西安来说,其在科技资源、智能装备、电子工业基础等方面,已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链长制”的推进,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上游的原材料和核心技术模块,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已有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西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中游的整机制造领域,涌现出三一机器人、航天赛能、优艾智合等龙头企业,且其部分研究产品技术参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游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环节,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大型企业的实践案例,为区域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

  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西安市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亮点不断涌现,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优势,西安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展机器人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开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研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技术融合应用,无疑会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点火器”。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西安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致力于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原始创新上,“秦岭·西电遥感脑大模型”“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秦岭·秦川交通大模型”等行业大模型相继研发成功。

  产业聚集上,高新区加快推进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中交科技城智慧交通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经开区重点打造中欧产业园,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

  应用示范上,航天基地率先试点全市首个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浐灞国际港积极推进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此外,今年5月底印发的《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提出目标,到2026年,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

  无疑,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西安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正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不断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西安如何牢牢把握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机遇期,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7月,《西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要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还要通过举办机器人产业相关展会、比赛等,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升西安机器人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11月1日,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即将在西安举办,作为硬科技创新大会的联动活动之一,这不仅是对西安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将为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届时,大赛将聚焦未来产业创新需求,统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举办主题学术交流、赛道赛事和科普展演、产业技术需求对接、产业招商和人才招引、旅游消费促进等相关活动,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分享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为西安市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和借鉴。(通讯员:郭芷怡)

  上一篇:以旧换新叠加京东11.11补上加补 家电消费迭代再添新动能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888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苏公众科技网

江苏公众科技网

  9月29日,扬州市海智工作培训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召开。会上举行了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仪式,会议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李季介绍研究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工作,邀请江苏省科协国际部部长吕家勇就面向扬州市海智站点作海智工作培训。西安交大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文,江苏省科协国际部副调研员杨红梅,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田醒民,扬州市科协主席王友芳、副...

西交大银川科技园项目落户兴庆区

西交大银川科技园项目落户兴庆区

  4月2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银川科技园项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兴庆区政府举行。该项目将组建一个由政府、大学、研究机构、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技术平台、运营平台等要素构成的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大学科技园,包括西安交通大学银川化工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银川分院等建设项目。   据介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已建立并成功运营的大学科技园数量达...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物联网接入与传输、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稀疏信号表征与处理等。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10年9月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资助,...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院-所”三级架构下的科研实体单位,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成立,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所主要围绕空天往返先进推进、智能航天器、空间智能制造、空间在轨维护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航天制造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和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共同支撑重大任务的全新模式,围绕研究方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办

西安交通大学办

  关于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校园开放日活动的温馨提示   关于2024年端午节放假的通知   关于观看“弘扬西迁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科学家精神线   关于举办“交小苗”六一专场健康讲座的通知   关于举办“六一”交小苗之科学探索、艺术体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通知   西安交通大学春季学期就业服务...

迎来重大工程“投用年”背后:这里还有一些新的变化

迎来重大工程“投用年”背后:这里还有一些新的变化

  2024年,是西安近几年少有的重大工程“投用年”。梳理名单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西咸新区。   重点工程的规划建设,是判断地区发展的风向标。2024年开年以来,国省市领导密集造访西咸新区,涉及招商、产业和交通等。蕞近围绕重大工程及产业发展,西安领导层的考察折射出诸多新变化。   交通基建,是城市发展“先行军”。作为“一体化”核心和“国际门户枢...

重磅!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西交大与宝鸡签约将在高新区建设教育园区

重磅!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西交大与宝鸡签约将在高新区建设教育园区

  6月17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宝鸡基础教育园区暨宝鸡高新凤师实验学校项目签约仪式在宝鸡高新区举行。此次签约是高新区基础教育在新的起点上的重大项目,将为校地全方位合作、多层次交流,开辟新的平台,开启新的华章。   西安交通大学宝鸡基础教育园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重点建设...

【实践在路上】西安交大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团队赴洛阳国家科技园调研

【实践在路上】西安交大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团队赴洛阳国家科技园调研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为引领青年学生“既多读有用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7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团队赴洛阳国家科技园进行暑期调研,切实了解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和产业孵化现状。   7月3日至7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团队30名学员到洛阳进行为期五天的创业孵化环境与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此次调研由西安交通大学团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