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利用工业低效用地的路径探索让每寸土地发挥蕞大效用
中安在线 来源:安徽省开发区协会、皖西日报 作者: 编辑:郭妍
作为安徽省首个获得郑州商品交易所玻璃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资质的园区,六安开发区冠盛蓝玻工业园于近日又新建了一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在通过竣工验收后,就立即作为玻璃期货交割仓库投入了使用。此举让园区曾经荒芜的空闲地块,变成企业发展的“增量资源”。
紧抓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一场全域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战在六安开发区打响。该区成立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工作专班,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大起底”开始,通过实地勘察、核实容积率指标等方式,精准掌握低效土地分布、利用现状、资产债务等信息,并依据认定标准分类登记,建立处置台账,为全面推进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该区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凝聚推动工业低效土地盘活利用的蕞大合力。一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批而未供土地、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方式及流程;另一方面,着力探索破产工业企业、“僵尸企业”多元处置路径,协同市区法院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设立开发区专属法庭,实现府院共同研判、协调、推动破产及“僵尸”企业的处置。
盘活工业低效土地,涉及产权权属认定、资产重新配置、工业规划调整等问题,且每一块土地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除了整体统筹,还要精准施策。根据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台账,该区全面分析每一块工业低效土地的形成原因,在攻坚阶段,“一企一策”“一地一策”逐宗制定分类处置方案,为每一块低效地块探寻“蕞优解”。
针对破产清算、进入司法拍卖的工业企业,该区强化“府院联动”,安排平台公司“兜底竞买”,以便后期嫁接引入合适新项目。徽安合成革公司因经营不善,被法院裁定破产后,剩余65亩土地处于未开发建设状态。平台公司竞得拍卖土地后,通过靶向招商,分别嫁接引入雪之暖、鹏盛高分子两个新项目,实现新增投资约2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6亿元,新增纳税不低于1300万元。
对于经营不善、自身无力改善而空闲的工业企业,该区积极引入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投资、共同开发。冠盛蓝玻工业园土地使用权原为安徽蓝翔节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主要从事浮法玻璃及玻璃制品生产销售业务。公司破产清算被安徽冠盛蓝玻实业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后,不仅债权人得到公平受偿,原来机械设备等资源也得到盘活利用,而且新增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了新产线。
对有实力续建,但未按期开工建设、投产的工业低效土地,该区分类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按下开工、续建、投产“快进键”。安凯华夏用地面积150亩,仅建设2栋厂房投入生产,剩余72亩土地处于未建状态。该区******下发《限期续建通知书》,并主动宣传园区营商环境、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前景及多重助企惠企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今年8月,该企业申请办理了三期模具生产车间施工许可证,新厂房随即开工建设,建成后企业计划把外地的生产线迁移到园区。
盘活工业低效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如果说降低低效土地“存量”是“治标”的话,那么,源头控制低效土地“增量”毫无疑问就是“治本”。近年来,着眼于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全域提升,该区不断探索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从源头上推动工业低效土地降存量、控增量。
聚焦招商落户“源头”,该区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协议两报告”论证机制,将土地要素优先向符合供地条件的主导产业项目投入,一般项目靠“挖潜存量”解决。同时,进一步拓展优化用地配置方式,大力推广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方式,并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按建设楼层兑现补贴,引导企业“工业上楼”,向空间要效益。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