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4年,来安县积极响应“科技创新突破年”的号召,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为努力目标,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通过一体化推进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来安县在提升科创实力、激发人才活力和释放创新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各项指标稳步上升。值得关注的是,来安县荣获了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双招双引”十佳县区的称号,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
来安县致力于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的大走访、大宣讲活动,建立了462家县域企业信息库。这项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互联性与合作。截至目前,全县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达到65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2.65%;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25家,同比增长高达83.62%。在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考核年度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上报数已达到13.84亿元,蕞终被核定为9.7亿元,显示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攀升至2.38%,较去年提升0.32个百分点,足以证明企业创新活力的强劲。
在此过程中,立光电子成功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荣誉,进一步激励了企业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之路。
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来安县优化了“银凤凰”信用担保实施方案,将有效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担保对象,扩大了科技金融政策的覆盖范围。今年以来,金邦医药、碧绿春等5家企业已成功获批“金银凤凰”科技金融贷款,共计2450万元。此外,盛世高科等3家企业申请到“银凤凰”融资担保补助81万元,极大地助力了企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捷泰新能源、百佳年代和德鸿机件等3家企业入选市研发百强名单,并获得市研发增量奖补115.6万元。各类科技创新补助的兑现已达到991万元,为全县经济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来安县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9.09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三;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为31.363亿元。此外,成功吸纳来自沪苏浙高校院所的技术合同金额也达到了792.1万元。为加强省级科技计划的申报,组织了6家企业进行申报,其中金禾实业、捷泰新能源已获得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省财政给予的立项资金达到了1700万元,立项项目数和资金均位居全市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釉美生物与海思美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共获批市天使投基金1200万元。经纬、启迪等2家省级孵化器新增毕业企业12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
来安县还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年新签约的“科技副总”已达9名,累计总数达36名,其中6名成功获评为安徽省“科技副总”。此外,已签署产学研协议22项。银雷导轨与知名教授团队签订了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并与滁州学院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挂牌成立滁州学院来安军民融合产学研基地。
在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中,签订了技术转移服务协议,并组建了安徽空天装备研究院。今年以来,组织了5次产学研交流座谈活动,带领相关专家走访了县域内的12家企业,发布了30多项南航的先进技术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来安县将不断增强科技的驱动作用。
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德鸿机件、永通交通等5家企业已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优耐德管道、远嘉轨道等6家企业获得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捷泰新能源还获得了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资质。此外,还积极推动捷泰新能源申报省产业创新研究院,金禾实业则申请省重点实验室。来安县现已拥有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5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根据全县的农业生产需求,选派了128名科技特派员为全县128个行政村提供“一对一”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技术服务858次,促进企业增收727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28万元,为农户增收557万元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来安县还成功获批了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1项,并申报了2024年滁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4项。
此外,湖北维恩生物科技公司与金玉滁菊合作,在百思德开展滁菊试验田实验,成立了“水稻科技小院”“菌菇科技小院”“农机科技小院”等5个专业性科技小院。
展望未来,来安县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力的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增强、产业创新的引领力提升、创新环境的吸引力强化及绿色科创的推动力稳步提高。将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继续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书写全县发展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