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半塔镇:匠心独运传茶韵
在来安县半塔镇的青山绿水间,被私藏了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云雾缭绕的山头间,茶树层层叠叠,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清香,孕育出来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的独特茶韵。
“来尝尝这杯‘将军红’,去年刚琢磨出来的,全是手工揉的!”一进茶场的小院,魏兆柏就热情招呼着。茶舍里木桌藤椅透着古朴,几杯红茶下肚,茶汤醇厚回甘,老魏的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了。
说起往事,老魏的眼神亮起来。他从小受父辈种茶、制茶熏陶,被淡淡茶香浸润,让他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屯溪茶艺学校学习,毕业后如愿以偿被分配到半塔茶场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清晨跟着老师傅上山看墒情,傍晚守着土灶炒茶,那淡淡的茶香和青涩的青春都被揉进了那段清亮的记忆里。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01年,因要照顾家里,他不得不放下炒茶锅,到县棉花原种场工作。“那段时间,闻不到茶香,手里不沾茶叶沫子,浑身不自在。”魏兆柏对茶艺的热爱始终不能释怀,心里总像缺了一块。2007年,他瞄准的半塔茶场旁边的一处荒山,筹款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重操旧业”,创办了来安县半塔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从茶产业起步开始,从标准茶园建设、投入品牌管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实行一项项严格的管控措施,织成一张绿色保护大网,为茶叶的绿色生态之路保驾护航。
喝完了茶,魏兆柏带我们穿过茶园间的石板路,三间青瓦白墙的老屋里飘出阵阵焦香。“这是我们刚喝的将军红,刚炒好的,还热乎着。”魏兆柏掀开竹编茶箕,琥珀色的茶叶在竹匾里沙沙作响。他往白瓷盖碗里撒茶的动作极有韵律,手腕翻转间,茶香便顺着蒸汽漫出来。“这是传统手法,炒茶得像哄孩子,火候轻了没骨气,重了又伤了灵气。”
千亩茶园碧浪翻涌,标准化车间里茶香弥漫。如今,经他亲手研发的“将军红”成了当地的“网红茶”,去年500斤茶还没出山就被抢光。聊起制茶秘诀,他眼睛发亮:“得把半塔的红色故事揉进茶叶里!”为了琢磨这款红茶,他近三年泡在车间,试了上百种工艺。
为扩大生产规模,魏兆柏从锅炒、手揉、太阳晒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标准化、连续化茶叶生产条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综合性农业企业,将村里一度荒废的山地变为价值千金的绿色茶园。茶产业逐步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走向全产业链升级,年经济效益近100万元,带动了周边150余农户增收致富。
“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更是茶文化与旅游观光的深度融合。”魏兆柏表示,将依托地处江淮分水岭的自然风光、半塔镇厚重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茶旅融合项目。他也坚信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塔山”的茶韵将变得更香、飘得更远。(吕华)
行进中国 看,量子科技“打开”新世界
长丰县岗集镇:“零容忍”持续推进违法建…
安徽省青少年棒垒球冠军 缘何花落砀山这…
江苏保障民企享受同等待遇(落实促进民营…
阜阳市颍州区:突出“深、实、细” 锤炼…
安徽向前 铜陵义安区:“薄弱村”的…
“人口大市”下好职教“一盘棋” 培养…
安徽建工集团智能绿色制造(长丰)产业园…
行进中国|一根竹子的“七十二变”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