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来安产业签约
4年引得630亿投资:安徽江苏省界上共建一个产业园
在滁河两岸,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和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隔河相望。一直以来,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联系十分紧密。 南谯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产业、交通、环保、文旅等领域全方位对接浦口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抓手,跑出融入长三角的“加速度”。 省际毗邻区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探路”的突破口。这些地...
春游江淮滁州桃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动:非遗文化+乡村振兴助力春游经济
3月29日上午,第十四届滁州市桃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开启了赏花、品美食、享文化的春日盛事。今年的桃文化旅游节吸引了长三角地区的逾万名游客莅临,共同见证这个绚丽多彩的庆典。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丰富的非遗文化展示、研学互动以及地方名小吃集市,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滁州市委副书记金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虹等多位领导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金力宣布第十四届桃文化旅游节...
航天工程:公司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签署了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专利专有设备采购合同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06月11日讯,有投资者向航天工程603698)提问, 安徽滁州来安的金禾合成氨项目的气化炉是公司提供的吗?中标金额方便公布吗?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安徽金禾实业002597)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签署了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专利专有设备采购合同》,详见公司《...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巧用“加减法”为民营经济赋能
安徽各地积极行动,在惠企政策措施上做“加法”,在企业成本负担上做“减法”,全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上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主要的供应商、客户集中在周边,也减少了我们的物流成本,我们今年的产值力争突破20亿(元)。 为企业量身定制供电方案,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企业新增4台变压器、1台发电机,容量由815千伏安...
引“源头活水”聚“天下英才”
您当前的位置 :滁州要闻播报 中安在线 来源:滁州日报 作者:喻 松 编辑:严静 2月6日,滁州市连续4年以“双招双引”为主题召开“新春头部会”,致敬企业家、礼赞贡献者、吹响奋斗号角。同日,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19.4亿元的145个项目落地滁州。 铆足干劲上满弦,不负春光加速跑。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
滁州市南谯区:总投资9亿元的年产10万吨菌菇生产及加工项目签约落户
4月21日上午,滁州市南谯区食用菌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推进硕果盈枝,总投资9亿元的年产10万吨菌菇生产及加工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区施集镇食用菌产业园,食用菌全产业链再添“新军”。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勇,区政府副区长宇庆忠,滁州菌味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明,总经理陆文斌等出席项目签约仪式。 近年来,南谯区坚持项目为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
来安县: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来安县以“科技创新突破年”为行动纲领,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2024年,该县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型县,致力于将科技创新融入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和潜力。 根据蕞新消息,来安县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该县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实力。截至目前,来安县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6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
10个航空临空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您当前的位置 :芜湖新闻中心 中安在线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 编辑:贾良月 3月18日,湾沚区航空临空(低空经济)产业招商中心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这批总投资超20亿元的航空临空产业项目落地后,将有助于湾沚区航空全产业链的完善,为湾沚区建设航空新城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 签约项目兼具外向拓展与内生增长双重动力,一...
安徽滁州来安县三城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来安县三城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招标计划 项目规模及内容:来安县三城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来安县三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道路及田埂硬化、沟渠清淤疏浚、圩埂加固、排灌站及圩区综合治理辅助设施、农田电网改造等、建设稻虾轮作产业示范园、配套多功能设施农业附属用房以及停车场、路灯等基础设施;2...
【头条】龙利得:“智”造瓦楞包装工业大平台
深耕瓦楞包装行业13年,从一家县域企业成长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更被业内誉为“瓦楞包装工业之航母”。“基于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便捷优势,公司销售收入稳健增长,2023年实现产值7.12亿元。”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龙利得”)董事长徐龙平表示。 与此同时,龙利得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培养数字化思维和技能;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专家保持密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