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来安县汊河新城:扛起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汊河担当

admin8个月前 (09-26)来安产业信息67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安徽来安县汊河新城:扛起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汊河担当

  从南京地铁3号线公里便进入了安徽省来安县汊河镇地界。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是汊河得以跻身于苏皖两省3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原因。

  9月18日,由来安县委宣传部、汊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汊河镇人民政府、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媒体汊河行活动如期举行。来自苏浙沪皖的媒体记者走进汊河,走进这个连接宁滁两地往来的中转站和核心区,感受它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角色与成就。

  地缘优势再强化,迈进江北新区半小时通勤圈

  一字排开的桥墩、大型器械的轰鸣声……热火朝天的宁滁城际铁路施工现场给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宁滁城际铁路起于南京北站,止于滁州站,汊河境内设有3站。未来通车后,汊河到南京江北新区的通行时间将压缩至10分钟。

  立足于迈入南京江北新区半小时的通勤圈内,汊河正在进一步加快建设对外通道:重建双向六车道的汊河大桥将于今年10月半幅通车,2021年全线通车;重点推进黑扎营大桥建设和中李大桥谋划工作,打破汊河融入南京的交通瓶颈;规划来宁公交换乘中心,让南京的602、610路公交路线驶入汊河核心区域……愈来愈完善的交通体系,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汊河的区位优势,更为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增添了砝码。

  “除了陆路交通,汊河的水运也十分方便,这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汊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余宗江所说的水运,指的是滁州(汊河)港。该港口位于滁河G104国道桥下游约3公里,顺流而下约21公里经马汊河汇入长江,与南京江北新区隔河相望。港口共建4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达208万吨。“滁州港开港后,我们发往长江沿岸的货物都选择了水运,货运成本降低了50%。”金弘安米业公司董事长陈顺成说。

  从轨道交通到智能制造,甘做江北新区产业配角

  在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大门口,停靠着两辆南京牌照的大巴车。公司副总经理孙建群告诉记者,这两辆大巴车每天往返于汊河与南京江北新区,接送员工上下班。

  盛世高科是*早从南京转移到汊河的轨道交通企业之一。如今,汊河经济开发区与中车集团打造的“园中园”——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经入驻了128家轨道交通企业,南京企业占比超过80%。整车需要的180余个零部件中,这里可以生产出100余个。

  依托毗邻南京江北新区*佳的区位优势,汊河经济开发区将自身定位为南京江北新区产业配角,发展迅速。目前,拥有注册企业500余家,10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经饱和。

  在宁洛高速口,汊河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5.17平方公里的汊河产业第二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轨道交通及汽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四大板块。其中,结合南京江北新区“芯片之城”的定位,聚焦小型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度高的产业方向,着力打造“大江北”*佳创新研发基地。

  大量的企业聚集在汊河,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汊河新区政务******中心推出“一站式”******,发改、规建、国土、市管、公安等15个部门、27个窗口入驻,涉及各类******事项58项。同时,还启用了行政审批“二号章”,开放了多项审批权限,让企业不出汊河即可办结相关事项。该中心主任杨国定笑称:“来办事的九成以上都是南京的企业或者是老百姓,这个中心就是为南京人办的。”

  “南京游客可了不得啊,他们曾经在相官村创造了半天购买7000斤葡萄、2700多斤茶干的‘奇迹’。”汊河镇相官村党总支部*张家祥半开玩笑地说。

  相官村是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根据自身农业专业化发展特色显著的特点,相官村重点打造了小李庄精品农家乐。小李庄农家乐发展以农家生活体验为主的乡村特色游,依托蔬菜大棚和果园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建成了8000多平方米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

  以小李庄为起点,汊河镇又借助电商平台——汊河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将当地的牛肉、麻油、鸡蛋、大米、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精品乡村游,是汊河为南京游客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记者了解到,2012年起汊河镇就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15年已经实现全镇美好乡村的建设目标。其中,相官村、黄牌村作为精品示范村建设。“白天体验干农活的乐趣,晚上在漫天繁星下散步,早上在声声鸡鸣中醒。”汊河镇党委*程永政说,“我们希望南京人在汊河,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桃花源般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3013.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来安县农机化技术学校第二期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班结班

安徽来安县农机化技术学校第二期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班结班

  安徽来安县农机化技术学校第二期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班结班2021-07-21 11:04:18来源:安徽省来安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7月17日,为期6天的第二期安徽省来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班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确保培训效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农时季节特点,将6天培训时间分三轮进行。4月9日至...

安徽来安县召开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动员会

安徽来安县召开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动员会

  安徽来安县召开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动员会2023-02-16 13:09:22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农业农村局   会上,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中心主任郭欢就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并要求各乡镇站负责人向主要领导汇报此项工作并按创建要求尽快开展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成干就创建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注意把握好创建工作中的时间节...

安徽来安县探索“人才飞地”

安徽来安县探索“人才飞地”

  在安徽省来安县和上海市两地同步举办。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相聚一堂   活动开幕式上,安徽省来安县发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分别为第二批“新苗计划”入选团队和金融助才(金凤凰担保)授牌,并为上海、合肥、南京人才飞地揭牌。同时,签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所)、高端人才项目、“科技副总”代表等多个协议。   来自高校专家学者和企业代...

安徽来安县特色种养业保险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兜住发展产业失败返贫风险

安徽来安县特色种养业保险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兜住发展产业失败返贫风险

  “发展特色产业,政府不仅发放补贴、提供******技术******、帮助产品销售,产业受损还有保险赔付,真正解决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安徽省来安县大英镇五岔村的贫困户胡家龙在收到保险理赔后感慨到。   胡家龙今年68岁,家居住五岔村新城村民组,早在2017年,得益于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胡家龙在帮扶人的帮助下申请特色种养业补助,获得了5000元的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补贴,这对胡家龙来说无疑...

安徽来安县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发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安徽来安县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发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安徽来安县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发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涉及天长市天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来安分公司。   天长市天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来安分公司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电梯)案   天长市天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来安分公司   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电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四条*一款第(一...

安徽来安县被定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

安徽来安县被定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

  近日,从安徽省来安县工业新区传来喜讯,来安硅能产业基地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这也是目前安徽省*一一个省级硅能产业基地。   来安硅能产业基地位于来安县工业新区内,主要发展太阳能电池和硅能蓄电池两大核心产品,这两大产品均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该基地已有7家硅能产业企业落户,总投资23.93亿元,一条由单晶硅提炼、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生产、硅能...

安徽来安县首试PPP联手华夏幸福建产业新城

安徽来安县首试PPP联手华夏幸福建产业新城

  输入关键字(用途/面积/合作方式等)   3Fang土地土地资讯   安徽来安县首试PPP 联手华夏幸福建产业新城   安徽来安县首试PPP 联手华夏幸福建产业新城   2015年09月25日10:20来源:房天下土地网综合整理分享   据安徽本地媒体近日报道,安徽省 采用PPP模式建设的产业新城滁州市来安县,开发区域约为180...

安徽来安县: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安徽来安县: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面对中医药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安徽来安县市场监管局审时度势,积极推进来安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通过一系列动作,厚植了中医药产业“进”的动能,凸显了商标品牌“新”的价值,强化了药品安全“严”的基调,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开展“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培养葛根产业为重点,围绕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核心,指导安徽葛源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