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多措并举 抓实抓好民生工程
2020 年以来,来安县始终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政策,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村增收、贫困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政策、项目、分红机制,着力打造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精准“造血”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推广实施民生工程。严格按照安徽省2020年度资产收益扶贫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我县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该县财政部门作为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牵头部门,要求包括参与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考核的项目在内,当年所有产业项目均纳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管理,按照资产收益扶贫“七步法”流程,全县推广实施收益扶贫“六郎模式”和“龙山模式”。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县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主动“出击”,加强资产移交、收益分配、后续管护等方面指导,确保政策实施到位。
二是优选扶贫项目,打好民生工程基础。2018、2019年度,来安县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均获得滁州市民生工程综合考核*一名。2020年,在滁州市财政局的要求下,来安县积极报送当年参与全省资产收益扶贫考核项目。通过层层把关、筛选论证,多部门会商和调研,综合考评项目实施进度、效益规模等方面,2020年上报宝山村休闲食品生产线个项目参与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考核,资金投入总规模达1930万元。
三是分好资产收益,强化分配规范运作。进一步完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收益分红分配机制,坚持收益向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当年天灾人祸、重大疾病事故等贫困人口倾斜的原则,继续指导好各乡镇和村,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分红分配方案编制工作,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村级议事体系,做到扶贫资金效益精准、收益分红分配精准,确保9月底前完成年度资产收益分红工作。2020年,根据目前已批复的产业项目投资规模4710万元,预期收益达283万元。
四是着力利益联结,建立精准长效机制。在创新股权量化、分配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乡村建设项目、企业经营项目、村户受益项目的运作模式,来安县建立了“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要求村级资产及时登记入村农经账,完善了国有资产防流失保障机制。该县通过积极探索,精准建立了大户合作社等企业产业项目效益创造、贫困村管理经营效益共享、贫困户利益分配效益分红的长效机制。(苏俊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