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基础资料汇编
4.9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10
5.《安徽来安经济开发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11
来安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自中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出露甚少。地表所见有中元古界、震旦系、奥陶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此外在半塔河丫口勘查石油的钻孔中见到寒武系灰色条带状结晶灰岩。
来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但降水不均匀,日照多,湿度大,无霜期较长,为季风气候显著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与半湿润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无霜期217天,年平均降雨量975.3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时有旱涝发生。
来安经济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经过8年的建设发展,县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文具、机械制造、橡塑、家庭装饰材料等支柱产业。2007年初,开发区根据产业发展态势,把发展重点定位在硅能产业上,在县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3平方公里硅能产业基地。2008年6月6日,安徽来安硅能产业基地被安徽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目前,硅能产业基地已入驻企业11家,总投资24.18亿元,一条由单晶硅提炼、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生产、硅能蓄电池储能构成的硅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对已入驻的硅能企业计划五年内达到300亿元的产值。
来安县辖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12个乡镇分别是:新安镇、半塔镇、汊河镇、水口镇、舜山镇、雷官镇、施官镇、大英镇、张山乡、杨郢乡、三城乡、独山乡。其中新安镇为县政府驻地。
2008年全县总人口4981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38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1%,男性人口256928人,占总人口的51.6%,女性人口241221人,占总人口的48.4%。全部从业人员286447人,其中*一产业从业人员161067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648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8910人。乡村人口398567人,乡村劳动力数260837人,乡村从业人员数236850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58667人,工业从业人员34999人,建筑业从业人员20956人,交通、仓储、邮电、电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7118人,批零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4190人,其它从业人员920人。
近年来,安徽来安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南移北扩”的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资、高速度发展。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7.6平方公里。累计投资3.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五主两副”的路网骨架已经形成,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做到了“七通一平四配套”,即: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信、天然气、有线电视通畅和土地基本平整;道路两侧路灯配套、绿化配套、路名标识配套、人行道彩板配套,园区内污水泵站和110KV永阳变电站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规划建设了办公、商住、金融、仓储、物流、休闲等功能小区,使生产更集约、物流更畅通、生活更方便、服务更周到。
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以中联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企业,以超群、超林、中科太阳能为龙头的硅能企业,已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了较大的影响。中联能源和超群、超林公司的目标是三年内进入百亿企业行列。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美国嘉吉公司******产业链项目的相继奠基和“电子电气科技园”、常州伯龙三维复合材料等一批大项目的相继签约,对提升来安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县境内山圩交错、河流、沟渠纵横交织,基本形成综合开发水源的生态环境。
在县境内主河道长226公里,河流大部分是靠境内降水,年总产水量保证农业灌溉有余,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不够。
本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非金属矿产资源。现探明以长石、膨润土、凹凸棒石粘土矿、大理岩、玄武岩、造型用砂、锗矿、石灰岩为主。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9
3.来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
3.2以基础性工程建设为重点,强化发展支撑体系9
4.《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10
表3:2008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6.14亿元,人均1145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2.3:47.3:3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56万美元;财政收入3.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6.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44亿元;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17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亿元;11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5亿元。今日的来安,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9.8万人,城镇人口17.7万人,其中县城城镇人口10.6万人,其他乡镇城镇人口为7.1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36%。
来安是农业县,农业经济占有一定地位。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蔬菜、稻谷、小麦、水果、油料、薯类、玉米次之。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水产品占有一定位置。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509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2497公顷,其中蔬菜9873公顷,谷物63516公顷,油料15573公顷,瓜果类1193公顷,薯类1744公顷。
此外,县境内有分布但尚未开采的矿产有花岗岩(储量500万立方米)、白云石(储量300万吨)、粉镁(储量百万吨以上),砂镁(储量百万吨以上),未探明储量或工业价值不大的矿产有钾长石、石墨、水晶、泥煤、玉石、礁宝石、磷、金、铜、钼等。
根据《来安县2002年森森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书》清查统计,全县森林覆盖率16.46%,比1988年13.0%增长3.46个百分点。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49343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2%。有林地155908亩,占林业用地62.5%,其中竹类1231亩,占有林地的0.79%;疏林地4256亩,占2.7%,无立木林地89179亩,占林业用地面积35.8%。
表1:2008年乡镇总户数、总人口及其变动情况单位:人
来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目录
本县河流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总长226公里,总流域面积1481平方公里;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有滁河、新来河、清流河、五加河、施河、皂河,总流域面积1220平方公里;属淮河水系的有白塔河,流域面积261平方公里。流经规划范围内的河流主要为新来河。
来安县现有总土地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其中水田937970.3亩,占耕地的75.73%,旱地282234.9亩,占22.79%,菜地14328.8亩,占1.16%,耕地的总体构成质量较好,但其中尚有8.81%的25º以上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牧,还有40%的中低产田需进一步改造开发,才能更好地发挥耕地的生产潜力。
境内丘陵区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向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温带与亚热带生物共同生长繁衍。主要地方树种:侧柏、翠柏、园柏、龙柏、罗汉松、三尖杉、广玉兰、白玉兰等。
全县现有光荣院1所,儿童福利院1所,敬老院13所,社会福利企业单位10个,烈士纪念物管理单位1个,殡葬事业单位1个,公墓1处。
安徽来安经济开发区地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坐落在来安县城西南部,位于宁洛高速公路滁州来安出口以东的三角区域内。开发区距南京市
来安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主要有长山、龙王山、马头山、练子山,*高的龙王山海拔219米。县境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滁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度小于22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来安经济开发区在来安县西南部,东北自西南呈波浪起伏。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