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来安:凭借“长三角”东风 实现“高质量”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6)来安产业信息14

  工业园区里热火朝天,滁宁城铁项目推进如火如荼,汊河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盛夏时节,来安大地萦绕磅礴生机。来安,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毗邻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时代风口中,来安紧抓机遇,乘风而起,开始深度融入长三角,参与产业协作分工。

  从正式签约到破土动工,走完所有流程只用了30天;从一片荒芜到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也不过163天,“来安速度”令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刘继丰印象深刻。2019年年底,总部位于虹桥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10亿元,在来安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2020年5月28日,项目便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半年投产”。

  “长三角的光伏产业根基深厚,来安的优越区位,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越来越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强。”刘继丰介绍,投产半年时间,光伏组件产品产值就超过了20亿元,出口创汇2470万美元。

  在晶科能源落户来安之后,一批辅材供应商陆续从沪苏浙前来布点设厂。“预计今年,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来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京安介绍,对标沪苏浙,融入长三角,来安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推进、促落实。近年来,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的来安经开区已经陆续孕育400余家企业。

  如果说“大干快上”是来安经开区*为显著的特征与优势,那么“抱团发展”则可以概括来安县汊河经开区的发展历程。汊河,距南京江北新区仅13.5公里,地缘相连让两地建立起了天然的联系,自2009年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来,汊河便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园区陆续孕育的563家企业中,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企业有252家。

  2010年,汊河经济开发区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利用安徽省轨道检测中心、轨道研究院等现有平台,承接其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来自浙江的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汊河。“我们经过仔细的考察,发现这里产业链完整,从钣金、焊接到涂装、机加工一应俱全,有助于我们轨道交通企业抱团发展。”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该项目便将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税收2054万元。

  目前,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入驻轨道交通企业138家,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达到“高铁、地铁上所能看见的,汊河均可生产”的能力,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填补了安徽省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来安大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滁州(汊河)港、南京新生圩外运港直达长江,连接苏皖两地的汊河大桥半幅通车,在建的来六高速将从来安北部舜山等地直达南京,滁宁城际铁路也将于2022年6月30日全线通车试运营,内联成环、外联成网的“大江北”区域交通大框架全面拉开。

  打通的不仅是道路,还有行政壁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顶山—汊河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瞄准这一国家战略机遇,来安与江北新区共同编制完成《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研究》,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的功能区,在功能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现产业协同、交通互联、设施互通、服务共享、人才互认。

  为了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企业登记“跨省通办”需求,来安县加速试点“长三角滁宁一体化协作区”登记制度改革,在政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跨省通办”专窗。今年5月18日,来安县与南京市浦口区签订了《“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涉及企业开办11类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提供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5月20日,由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浦口市民刘士成核发的营业执照,成为全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风起长三角,来安乘风而起,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皖东创新高地,江北活力新城。“远者悦近者来”,强势崛起的来安欢迎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5608.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来安经济开发区抢抓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侧记

来安经济开发区抢抓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侧记

  在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来安经济开发区名列第9位,且连续两年入选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前30强。   一直以来,来安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快发展是硬道理、招项目是硬招数、争先进是硬标准的理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文具礼品、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

来安经济开发区来安县

来安经济开发区来安县

  近年来,安徽来安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南移北扩”的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资、高速度发展。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7.6平方公里。   累计投资3.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五主两副”的路网骨架已经形成,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来安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4500平方招租

来安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4500平方招租

  我公司现有厂房出租,厂区正门朝主干道,紧邻高速路口(宁洛高速滁州出口处两公里),交通极其便利,出租厂房面积4500平方,层高8米,水、电、照明齐全,并有独立大功率变压器,能满足大功率生产设备的配电需求,厂房内现有10T龙门吊一台(根据租客需要,可留可拆卸),厂区内安装了智能化安防系统,卫生、绿化有专人打理,厂区内所有的厂房及建筑物内外墙会定期做刷新处理,给客户始终留一个崭新的企业形象!该...

来安经济开发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安经济开发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旱涝急转的汛情,持续下行的压力,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2020年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实属罕见。来安经济开发区以勇开顶风船的奋进姿态,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制定招大引强“作战图”,紧踩项目建设“大油门”,按下创新驱动“快进键”,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坚定不移招大商。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来安经济开发区积...

来安联合孵化中心厂房可分割写字楼

来安联合孵化中心厂房可分割写字楼

  项目地址:来安县汊河双创产业园来安联合孵化中心   项目配套:餐厅、会议室、汇报厅、茶室、超市、会客区、共享前台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在久久厂房网看到的,谢谢!   来安联合孵化中心厂房可分割写字楼安徽滁州汊河产业园近南京20公里南京海洋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分公司厂房、场地来安汊河开发区1200平米厂房出租位置条件良好,...

来安聚力打造工业经济龙头企业

来安聚力打造工业经济龙头企业

  围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安徽省来安县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技术创新提升质量、技术改造扩大存量、招商引资扩大增量为主线,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力争用6年时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2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10家。   聚力培育亿元企业,壮大工业发展的预备队。该县把当年新增亿元企业、规模企业列入乡镇和开发区综合考评体系,帮助指导...

来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障项目供地

来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障项目供地

  近日,来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18宗1198.36亩工业项目和1宗8.51亩公用设施用地,本次挂牌出让项目用地涵盖“文具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及智能电机、公用设施”等项目,总投资额约175亿元。今年以来,来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把项目要素保障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用地指标的落实到现场面积的测绘、权属的核查及出让方案的拟订、提交土委会研究决定等。截至目前,已挂牌出让成交工业项目用地23宗79...

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一期)施工

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一期)施工

  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一期)施工招标公告   1.1项目名称: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一期)施工   1.2招标人:安徽来六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2.3 项目名称: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一期)施工   2.5 招标人:安徽来六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来安至六合高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