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致小麦达标率大幅降低安徽多地现农民卖粮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今年6月以来,安徽多地出现农民卖粮难的现象,虽然国家出台小麦托底收购价格,但因为6月份的梅雨,使得小麦减产的同时质量也不达标,导致下麦销售难。
为了帮助农民销售库存的小麦,安徽多地出台政策,鼓励个体户或企业直接收购,并给予奖励。但是这种方式农民似乎并不愿意接受,因为参与收购的个体和企业所给的价格大幅低于国家托底的收购价格。
6月19日,安徽省来安县的农民罗玉兵,从家里了拉了满满一车的小麦,去街上的中心粮站进行销售。据记者估算该车小麦超过4000斤,按照国家的托市收购价格,这一车的小麦收入应该在4500元左右。
本应该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但是罗玉兵却没有笑容,反而是一脸的担心,因为他害怕小麦被再次拒收。结果正如他所料,小麦并没有售出。“小麦收割之后,已经晒过两次太阳,但还是达不到收购标准,今天是我第三次将小麦拉回家。”罗玉兵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相比罗玉兵家今年不到1万斤的小麦库存,种粮大户张亚冰则更加烦恼,因为他家今年收割了接近8万斤的小麦,如今一颗都没卖出去。他对记者说,“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今年收获了近8万斤。如果按照往年行情,小麦早就销售一空,这个时候应该组织工人插秧,但是我*近却在四处奔波,以求卖掉手中的小麦。”
张亚冰的奔波并未换来想要的效果,眼下他的小麦,粮站不收,他也没有办法。记者在当地粮站转了一圈后发现,除了晒小麦的农民之外,销售小麦的农民非常少。“今年农民比较难,收割的麦子卖不掉。”一位在粮站晒小麦的农民对记者说。
记者在位于安徽省来安县的水口省级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看到,虽然收购小麦的仓库全部打开,称重的摊位也正常开放,但前来卖粮的粮农少之又少。
原本为了收购小麦腾空的仓库,目前依然是空空如也。“截至目前,我们才收购了200多吨小麦,不到往年同期的十分之一。”来安县水口省级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林对记者说。
来安县粮食局局长王沛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情况比较糟糕,预计全县小麦收成应该达到10万吨,但是大都还在(粮农)手里没有销售,卖出去的小麦不到全县总量的一成。”
事实上,罗玉兵和张亚冰面临的卖粮难,仅仅是安徽粮农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份以来,安徽滁州、蚌埠、宿州、淮南等地农民面临卖粮难题。此外,其他省份河南、江苏也面临类似问题。
作为安徽产粮大县的定远县,在启动托市收购价一周以来,未收到一粒小麦。记者从定远县粮食部门了解到,目前定远县15个托市收购点全部在岗,只要小麦达标,不限收、不停收,但目前仍没有收到一粒小麦。
据记者调查,卖粮难的原因是,小麦质量严重不达标。今年6月份以来,安徽全省遭遇强降雨,小麦出现赤霉病导致达不到收购标准。
罗玉兵说,“在小麦收割之前,安徽很多地方降了大雨,小麦泡在水中,即使在短暂的几天晴好天气,农民成功抢收了小麦,但随后的阴雨天气,小麦根本没来得及晒干,导致了小麦赤霉病发生。连日的阴雨天气,还导致小麦出芽率较高,这进一步降低了小麦的质量。”
根据今年国家托市粮收购标准为中等(三等)质量,容重750克,水分12.5%,杂质1%,不完善粒8%,收购价格为1.18元/斤,四等1.16元/斤,五等1.14元/斤。“今年的许多小麦经过检测后,不完善粒大都超过20%,按照国家标准,我们无法收购农民手中的小麦。”吴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粮站在农民收割小麦之前,就腾出了仓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达标的小麦很少。”
王沛海亦表示,“由于6月份雨水的原因,今年的小麦质量是近年来*差的一年,大部分小麦质量不完善粒都超过15%,达不到中储粮的收购质量,所以导致农民卖粮难。”
小麦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作为粮食部门的负责人,王沛海也在积极想办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不到1个小时里,王沛海的电话每隔几分钟就会响起,内容无一例外的是协调小麦收购,“这段时间,我应该是全县电话*忙碌的人,你也看到了几分钟一个电话或者短信,都是在谈小麦收购情况,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农民的卖粮难。”
王沛海所说的办法是协调粮贩子和企业参与收购小麦,“现在主要目标是加强小麦的流通,把农民手中的小麦卖出去,所以我们鼓励粮贩子和企业参与收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当然,粮贩子和企业的收购价格相比国家托底的收购价格要低,王沛海对记者说,“粮贩子和企业收购,不完善粒在13%~ 15%,收购价格在0.8元/斤,不完善粒更低的线元。”
为了鼓励个体户和企业参与收购,来安县出台政策给予参与收购的个体户和企业一定补贴,“7月15日之前,按照每斤不低于0.7元收购的粮贩子给予10元一吨的奖励,外来企业收购的给予5元每吨的奖励。同时,我们还要求粮站联系企业进来收购,帮助农民卖掉手中的小麦。”王沛海说。
在王沛海看来,目前难题不是个体户手中的小麦,而是种粮大户手中的小麦,“大户手中库存较大,这些大户会计算自己的收入,个体户的收购价格满足不了大户的要求,那么大户会继续囤积小麦,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难题。”
除了来安县之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安徽定远县、全椒县、凤阳县等地陆续出台了和来安县类似的政策,以吸引粮贩子和企业参与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帮助农民销售手中的小麦,但是不少粮农还是有顾虑,如果按照目前粮贩子给出的收购价,今年将亏损。
罗玉兵对记者说,目前个体户的收购价格达到八毛一斤的很少,大部分都在7毛一斤左右,今年小麦还出现减产,一亩地的收成在500斤左右,“按照7毛一斤计算,一亩地小麦收入350元,还要减去收割和耕地成本一亩地需要120元,种子和肥料成本也要超过100元,再加上人工成本,农民今年种一亩地小麦是亏损的。”
种粮大户的亏损更大,张亚冰说,“我们大户每亩亏损达到150元以上,我的200亩土地,今年估计亏损3万元以上。”
对于农民所说的亏损局面,王沛海表示,“今年农民种粮出现亏损不可避免,因为整体小麦质量较差,价格大幅下滑。”
长期在粮食部门工作的宋程建言,“特殊情况应该特殊面对,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临时收储政策,把不完善粒指标进一步放宽,缓解因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卖粮难,否则短时间很难化解农民的卖粮难题。”
·安徽省补贴小麦一喷三防 鼓励统防统治
·安徽启动小麦临时收储 收购标准将放宽
·新疆兵团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夏粮总产预计超118万吨
·极端天气多地连发威胁粮食安全 受伤*严重为小麦
·烟台创2015年山东省小麦亩产*高纪录
·中国小麦夏收过半 夏种全面展开
·通道挽起两个市场 新疆打造口岸经济带调查
·江西山水光电深耕细分领域 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全链条护航!农村电商迈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 各地春耕春管正有序推进
·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
·求解“谁来种地” 内蒙古探索推广“统种共富”
·杭州不再审核二手房购房人资格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采气量创新高
·首条黑龙江至荷兰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河北燕郊爆燃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