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招双引 地久天长”之二: 招才引智 “安家”更“安心”
编者按: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番,年均增长12.3%,总量稳居滁州*一、跃居安徽省第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59家,安徽省县级*一……这是过去五年,天长市跨越式发展的足迹。亮眼的成绩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把“双招双引”摆在首位。 滁州市把今年确定为“双招双引”质量突破年,仲春时节,人民网安徽频道走进滁州天长市,从塔吊林立的工地到拔地而起的厂房,从招商引资管理到重大项目开工,感受天长市“双招双引”的风生潮起。
日常生活中,我们靠眼睛、鼻子、耳朵来感受环境的变化。那么在工业领域,机器靠什么感受变化呢?那就离不开工业传感器。作为工业领域非常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小小传感器牵动着大工业。
走进位于天长高新区的普利斯特测控技术(天长)有限公司,展厅里大大小小的国产工业传感器,琳琅满目。去年年初,怀揣着10项授权专利,工业传感器行业领军人才牟恒来到天长创业,“工业传感器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他还记得,当时天长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专程找他,当面交流当地的产业优势、营商环境,介绍当地人才政策,让自己产生了来这里创业的意向。
“项目落户时,天长给我们提供装修一新的厂房,并且减免租房补贴,围绕人才政策,天长市还积极推荐我申报滁州‘双创人才’,为初创期输送了新的血液。”牟恒说,天长周到贴心的人才政策,让潜心科研者心无旁骛,解创新创业者后顾之忧。
牟恒的创业方向是工业传感器,目前,量大面广的传感器产品,往往都被国外品牌所把控。所以,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决不能依靠企业单打独斗。
为此,天长市创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的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资源。
于是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牟恒带领创业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将工业传感器装配上无线通讯技术,借助物联网突破“卡脖子”技术。“这些都是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牟恒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人才是*一资源,创新是*一动力。如今的天长,让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人才荟萃活力迸发的天长让“近者悦、远者来”。
在天长市杨村镇,海归博士李永军带领着同事检查着智能微电网运转情况。四年前,在家乡招才引智政策的感召下,他选择回到天长发展,创办了天长市尚特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随着公司越做越好,李永军还将自己的老师杨立友介绍到天长,一起发展光伏产业。
“我们先是考察了天长市的环境,这里正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为我们提供各种设施待遇,我们感觉非常满意,也希望能给天长市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立友说。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杨立友”们来到天长,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去年天长市共引进3名院士、7名国家级领军人才、70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其中,海外人才39名。同时,特聘赵国屏、谭久彬、瞿金平等5位院士担任天长产业发展顾问。
在天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友仁看来,如今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天长迎来了*好的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支撑引领。
“把人才作为主角,发展才能地久天长。”王友仁一句话道出了天长凝聚人才的“密码”。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尊重每一位创业者、礼遇每一位奋斗者”的天长,正成为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动能澎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