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来安和南京“握手”仅隔几百米的携手发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在前往来安县汊河新区的路上,就有人说,“汊河的房价不比你们合肥差多少,来买房的不少是南京人。”在汊河新区的街头,记者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都是挂着苏A 的牌照。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站在汊河产业新城规划馆门前,手指前方说,再往前几百米就是南京了。
在来安县采访,记者*一个印象是距离南京太近了,两地几乎是无缝对接。第二个印象是来安人向东发展的热情,从产业承接、交通对接、旅游乃至楼市、休闲,都充满了南京元素。
近年来,来安县利用与南京“近”的优势,发挥“融”的******,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来安县已成为滁州对接“大江北”的重要“桥头堡”,正在积极打造东向发展的“江北门户”。
汊河新区毗邻南京,与南京仅一河之隔,特殊的区位优势,特别是随着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崛起,在滁州东向发展对接“大江北”的重大战略中,这里成为一片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热土。
5 月17 日上午,记者来到汊河新区,看到的都是忙碌的生产车间、塔吊林立的建设场景、一座座即将竣工的高楼、崭新的道路纵横交错,紧张忙碌的繁忙景象告诉我们,一座活力四射、无限生机的新城正在崛起……
“目前,我们先后高标准编制了汊河新区的总体规划和海绵城市等12 个专项规划,谋划出‘一城双片、两轴五区’汊河产业新城总体布局,形成与南京江北新区沿滁河相呼应的扇面衔接。”来安县汊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方树峰指着规划馆里由光电合成的立体规划图告诉记者。
两年来,汊河新区瞄准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和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主动承接产业配套,招才引智,招引项目,努力打造江北新区的“拓展腹地、产业配角”。方树峰说,仅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入驻企业118 家,可生产近百个高铁主要部件,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配件供应基地。2018 年实现产值32.5 亿元,成功创建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来安县委副*、县长杨文萍说,汊河产业新城区位条件优、发展态势好、关注度高,是来安县今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发展路子。
“打造‘安徽*一印象’‘江北新区协同发展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在安徽省、滁州市东向发展战略决策的机遇下,来安县感觉任务迫切、压力倍增,树立大目标,整体一盘棋,在“内功”修炼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完善路网体系,建设滁宁交通“中转站”,实现区域交通设施共享共建,推进与江北新区的内接外联,全域对接。同时,汊河新区健全公共服务,塑造江北新区生活“副中心”,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水平,努力缩小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推进“智能卡”在滁宁两地交通、社保、旅游等更多领域共享共用,实现两地公交“无缝对接”。
在产业发展上,汊河新区以轨道装备产业为基础,继续与中车集团、南钢等大企业合作,引进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项目。与此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汊河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建设,吸引江北新区配套转移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加大院地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江北新区“菜篮子”,建设一批设备完备、功能多样的农业休闲观光园、特色餐饮、发展鱼虾养殖、莲藕种植等生态农业,以绿色有机稻、绿色农副产品为代表,协作建立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打造江北新萄菜篮子基地。
汊河与南京浦口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目前,来安县已经与南京市金陵中学共建汊河第二小学、与南京4 家医院实现新农合跨省结付,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建“医康养”中心。
5 月19 日上午,记者来到汊涧镇来安兴茂旅游度假区,虽然园区里不少游玩的项目仍在建设中,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已经建成的项目还是吸引了近在咫尺的南京游客,许多南京市民乘周末带着孩子举家前来。要不了多久,滁宁城际铁路开通后,到时南京游客乘地铁就可以来了,十分方便。
来安兴茂旅游度假区外联开发部总经理杨德佩告诉记者,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5 万亩,总投资200亿元。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5 亿元。度假区将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确定“金陵水乡、文创乐园、生态科普乐园、运动文化园、水世界、康养基地、研学基地、酒店会议中心”八大业态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项目依托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层次丰富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植根于当地土壤的文脉、地脉,乡韵、水韵,通过商旅文深度融合、农旅双链驱动。”杨德佩说,他们的目标是将这里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特色水岸房车营地、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工程和华东旅游集散中心。
据介绍,该娱乐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滁宁两地的青少年研学、企业拓展、亲子游乐、体育文化、康养度假等客群需求,每年可接待游客350 万人次,预计能带动用工2000 余人,实现税收1 亿元以上。这里也即将成为泛南京都市圈的“城市后花园”。
5 月18 日上午,记者一行乘坐快艇徜徉在来安县雷官镇杨渡村黄大圩池杉湖公园内,穿梭在碧波荡漾的水上森林里,数万只各类鸟儿栖息在树上,起起落落,它们或嬉戏、或觅食,池杉魅影,林鸟依依,形成一道独特生态美景,仿佛人在画中游。
“因为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精心管护,让池杉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引来近百种鸟类,是名副其实的池杉湿地,是鸟类的天堂。”雷官镇党委宣传委员张跃武说,河埂另一面就是南京六合区。
据介绍,池杉湖湿地公园共占地面积5400 亩,有华东地区面积*大的池杉林之称,园内湿地成片,树木参天,形成“水上森林”自然景观,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有“百鸟天堂”之称,2017 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近年来,雷官镇紧紧围绕“湿地旅游、生态雷官”建设,拉高标杆,自增压力,致力于打破要素瓶颈、完善基础设施、厚植生态优势,不断优化湿地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体验,打响“湿地之乡”“百鸟天堂”品牌。
池杉湖湿地公园总经理张建国告诉记者,池杉湖里共有5 万棵池杉树,设置生态保育区,杜*开发性建设行为,维持原状原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说,目前该湿地公园共分布维管植物194 种,鱼类43 种,两栖爬类18 种,兽类13 种,鸟类102 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 种,常年栖居和迁徙经过的鸟类总数超过10 万只,没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很难聚集这么多物种。
来安县委*孙永进说,来安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品牌逐步彰显。他说,要积极打造龙头旅游项目,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和内容,提升文化品位,做到形神兼备,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同时还要吸引文化旅游业人才汇聚,学习先进文旅发展理念,助推来安县的文旅业提档升级。
赵正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楚杰 叶素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