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虎劲”再奋进 不负春光迈新程——从节后上班首日看我市各地“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展现新作为
人勤春来早,拼搏“开门红”。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昨日是节后上班*一天,我市各地不负春光,积极行动起来,紧抓工作落实,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开启奋斗新征程,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答好谱写“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昨日,位于荔城经济开发区的豆讯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加紧推进土地平整。 湄洲日报记者 杨怡玲 摄
降雨,寒风,阻挡不了车间的火热。2月7日,节后上班*一天,在仙游瑞博新能源材料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马不停蹄安装设备,项目所在地郊尾镇项目办干部也在现场了解进度,协调解决开工问题。同样落户该镇的旺威材料科技产业园节前已完成征地,节后开始“三通一平”工程;莆田立根集团汽车配件城门房及1#至6#生产车间正在动建中。
昨日,仙游县工艺美术等九大产业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纷纷奔赴项目一线,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仙游县推出了“1299”工作抓手,“1”是突出党建引领;“2”是两项建设,即开展能力建设、作风建设;“9”是推进工艺美术等九大产业高质量发展;“9”是突破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等九项重点工作。全县上下强化抓落实,实现从“交办到位”向“落实到位”转变,推动新时代美丽仙游改革发展。(郑志忠)
荔城:项目一线日,节后上班*一天,在荔城经济开发区的豆讯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厂房及配套设施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指挥着挖掘机、推土机进行土地平整,现场机器轰鸣。
为助力重点项目攻坚,荔城区按照扭紧“一个抓手”扩投资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审核、审批、申报工作落实首问负责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简化手续、急件快办,紧盯年度项目任务清单和开工、竣工、投产等关键节点,指导项目责任单位、工作专班制定作战图,细化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并定期检查通报,确保项目天天有进度、周周有变化、月月有形象。 (晋生 郁周 美娟)
2月7日上午,城厢区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起好步、打好底、开好局。
今年,该区加快实施产城联动,着力发展重点产业,围绕工业“323”、现代服务业“6+4”产业布局,开展“大招商招大商”专项行动,突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导向,努力实现项目招引量质并举,力争引进超亿元投资项目30个以上,力促新落地重大产业类项目总投资突破100亿元。实施408个重点项目,全年力争实现开工项目186个以上、竣工项目116个以上。持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动态充实“五个一批”项目储备库。
2月7日,节后一上班,涵江区领导纷纷深入各自挂钩联系的产业项目,进车间、看生产、问需求,现场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查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眼下,结合“联千名党员走千企千商访千户千才”活动,该区10个重点产业专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项目一线,“一企一策”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身心攻坚、全过程服务、全要素保障,推进产城“双提升”。区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干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紧盯产业链各项目标要求,当好“施工队长”,在全区上下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打好节后“*一仗”,确保实现“开门红”。(朱秀花 林亦霞)
2月7日,节后上班*一天,秀屿区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忙。有12家大型企业在春节期间坚持不停工不停产。
眼下,该区上下铆足“虎劲”,开启节后开工“加速度”,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在笏石工业园区的欣达鞋业有限公司厂房里,制鞋机器繁忙运转,莆籍员工*一时间返岗,投入新一年的工作,赶制订单。在石门澳产业园的永荣科技CPL一期中控室内,20多名中控人员紧盯操控屏,密切关注机械运作情况,确保安全生产。作为省重点项目,春节期间,该企业近800名员工采取错峰休假的方式,将出勤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连续生产。位于东峤木材加工区的福建省荔元活性炭实业有限公司,130多名员工实行三班倒机制,确保生产不间断。
2月7日,节后上班*一天,湄洲岛广大干部职工到岗到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迅速投入节后工作中。
今年,湄洲岛将继续坚定不移落实“保护好湄洲岛”政治责任,紧扣“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部署,结合实际,以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为切入点,以对台交流合作为出发点,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把湄洲岛建设成为朝圣岛、生态岛、度假岛和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核心区。(许双萍)
2月7日,节后上班*一天,北岸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一线鼓干劲。
今年,该区聚焦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优化湄洲湾东吴港区港口布局,构建产业体系等,加快推动妈祖城、妈祖健康城、两岸生技园协同发展,推进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开放招商。按照建设“改革试验区、开放先行区、创新引领区、合作示范区”的要求,努力把北岸经开区建成“国际中转港、现代高新区、健康养生地、未来智慧城”。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投稿邮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