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admin8个月前 (10-05)来安产业信息37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处崛起于江淮大地的创新之地,正以“高”为引领,以“新”为动力,编织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在这里,科技与创新交织成网,企业与平台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下的壮丽篇章。

  走进六安高新区,攀高逐新的气象扑面而来,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科技创新的浪潮更是翻涌不息,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为六安市唯一一家高新区,也是“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园区,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住“融长入圈”重大战略机遇,瞄准“高新和战新”产业,厚植新质生产力,聚力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精准“链”上招商,培植高新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国泰、今飞凯达、友升铝业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在新材料领域,我们以软磁材料、合金材料、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方面为突破口,已招引和培育天通新材料、中钢联新材料、英科实业、高迪环保等相关企业30余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深耕水利机械、特种压力装备、立体停车设备等领域,不断扶优育强,已集聚奇盟、大洋机械、松羽、灿松、恒源机械、共复柯林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40家,年产值超30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六安高新区成功构建省级创新平台17个,倾力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市级数字化车间19家以及省市级智能工厂6家。设立高新区专利集聚区专利运营中心,2023年新增授权专利599件、发明专利103件。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达2.97%,前两批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皆位居全市前列。

  六安高新区管委会科创经贸局副局长台鸿生:我们园区现在入驻企业有11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总数均稳居全市前列。

  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六安高新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科创企业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六安高新区抢抓安徽省汽车首位产业机遇,发挥毗邻合肥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底盘、汽车智能座舱等细分赛道形成优势集群集聚。

  六安高新区深知,只有精准把握产业脉搏,才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抢占先机,他们通过产业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赋能招商引资,做好做足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编织出一张张精细的招商网络,用专业和诚意叩响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项目的大门。

  上海共富柯陵智能科技公司是为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其在六安高新区投资的项目从获得线天,实现了环境优、签约快、落户快、开工快的“高新速度”。

  企业相关负责人:六安高新区有这个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全程跟踪帮办,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的周期,我觉得这非常务实,值得推广借鉴。

  平台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六安高新区,科创平台的能级跃升如同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连接着科研与市场,17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从想法到产品的全链条支持。

  园区相关领导:全市6家省级以上孵化器有2家省级孵化器坐落在我们这,在2023年度全省考评中,这两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均达良好以上等次。这些平台汇聚了众多的科研人才与资源,不断推动着科技成果的涌现与转化。

  今年,六安高新区更是积极申报并获批了多个省级示范项目,新建了高迪股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促进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中钢联新材料成功攻克镍基合金和哈氏合金技术难题,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从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六安高新区在科创合作的道路上同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作为“科创安徽”的首批试点园区,六安高新区承载着区域创新的希望的同时,也肩负着推动科创合作的使命。2023年,随着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六安分园的正式建成运营,六安高新区与高等学府的深度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六安高新区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23年,共有22家企业和13个高校院所共同实施了2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额高达8276万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便达到了1058.1万元。

  安徽中钢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钛、钽、镍等特种合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六安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中钢联自2020年起,聚焦技术瓶颈,历经无数次试验与迭代,终于在2023年6月成功攻克镍基合金与哈氏合金的关键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中钢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领导:镍基合金和哈氏合金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壳体、火焰喷嘴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之前相关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我们的技术突破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一些空白,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我们新生产线亿元。

  中钢联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六安高新区在科创成果方面的一个缩影。2023年,六安高新区新认定省级以上科技成果87项,同比增长107.1%。

  六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诚: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秉承“创新高地、制造新区”的发展理念。展望未来,高新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深耕“两新一高”主导产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高地”成为园区发展的鲜明标识,让“制造新区”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六安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一系列生动实践正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六安高新区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852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总投资140亿元!占地超7236亩!康佳与滁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总投资140亿元!占地超7236亩!康佳与滁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5月21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近日,公司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此,康佳计划投资140亿元与滁州市政府合作开发康养小镇等项目。   除了康佳明湖康养小镇,双方合作的项目还包括康佳智能家电及装备产业园、安康智能工厂、康佳集团...

滁州市琅琊区“创新布局”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滁州市琅琊区“创新布局”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建立研发平台,优化科技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全区70%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累计上报研发费用6.17亿元,同比增长84.7%。   创新培育积蓄“转化实力”。实施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滁州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滁州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一条条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台台精密仪器精准运行、一个个机械手臂交错摆动……日前,走进位于宁滁省际毗邻区南谯片区的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瑞微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落户南谯区三年来,企业研发的Smart MOS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2。   惟创新...

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一批批企业入驻园区……近年来,滁州经开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传统家电制造基础,打出“双招双引”、项目帮办、科技创新“组合拳”,聚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家电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产业链体系,智能家电产业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省27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度考评结果中,滁州智能家电产业基地获评蕞高档次A档,省智能家电专班季度工作通...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畅通“资源链”,完善“平台链”,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先后帮助企业招引年薪50万元以上“高精尖缺”人才2人,新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8人,人才团队(项目)8个。   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落实领导班子联系专家制度,制定“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方案,联系走访专家人才37人次,开展人才工作调研29次,发放“亭...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培育创新主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基金丛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截至目前,我市联合摸排并推荐独角兽(潜在)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企业6家),主要集聚在光伏、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成为我市首家独角兽企业。...

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举行开工仪式

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举行开工仪式

  10月21日,南京农业大学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开工仪式在全椒县举行。宁滁校地双方将全力推进政、产、学、研、教、培深度融合,将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科教创新示范高地、校地资源融合发展共享平台。   南京与滁州隔滁河相望,是写进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的省际毗邻区域之一。南京...

科技之光闪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技之光闪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于皖东大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成立于1992年6月,2011年4月获批为国家级经开区,2012年6月获批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这里汇聚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和创新人才,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