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admin10个月前 (09-26)来安产业信息66

  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一批批企业入驻园区……近年来,滁州经开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传统家电制造基础,打出“双招双引”、项目帮办、科技创新“组合拳”,聚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家电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产业链体系,智能家电产业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省27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度考评结果中,滁州智能家电产业基地获评蕞高档次A档,省智能家电专班季度工作通报中,滁州新增项目数、纳统数均位居前列。

  坚持“项目为王”,产业链体系日渐完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滁州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扭住项目“牛鼻子”,坚持招大引强,聚力“双招双引”。按照产业链的思路,坚持以商招商,对有价值、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线索紧盯不放、高位推进,不断延伸和加粗产业链条,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成效。

  经过多年发展,滁州经开区现已集聚规模以上家电及配套工业企业7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1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百亿元2家。整机企业方面,集聚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韩上、东菱、万爱、金帅等众多品牌;零部件企业方面,集聚了惠科、立讯、长电、盛诺、宇阳科技、鲲鹏等配套企业。

  目前,园区已形成冰箱、空调、洗干衣机、电视机为主体,制冰机、开水壶等小家电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从产品研发、模具设备、零部件生产、主机装配、检测认证、物流运输至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

  强化帮办帮扶,项目建设“加速跑”

  滁州经开区深入贯彻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为企优环境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探索建立一个项目、一位责任领导、一个帮办部门、一帮到底“四个一”项目帮办工作机制,坚持每周跟踪推进,每月考核督导,力促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截至目前,园区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9个,协议总投资395亿元。其中,博西华干衣机洗衣机洗碗机、米润智能出行产业园、恒马电器智能洗护小家电及移动式空调、康佳精密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等项目竣工投产;宇阳科技陶瓷电容、盛诺股份光电玻璃精加工、东菱电器高端西式小家电等项目厂房竣工;惠科光电超高清液晶显示屏扩能、立讯精密数字化3C融合产品、博西华双擎冷动力除菌多门冰箱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加速推进。

  此外,立讯精密2021年底新上三期项目,已经试产,今年产值冲刺百亿;由家电研究院在滁投资建设的中家智康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直流变频控制器研发、设计、生产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值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为产业发展壮大积蓄了充足动力。

  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园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家电院安徽分院依托中家智锐、中认倍佳等企业,组建家电设计、智能检测、制造业创新等一系列公共创新平台,建成30个专业实验室,覆盖冰箱、空调、小家电等多个种类,服务800余家客户。中家智锐获批“安徽省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实现滁州市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突破。博西华获批工信部绿色工厂,扬子空调、康佳同创共6款产品入选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惠科智能化生产管控能力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立讯精密CAP产品自动组装和AI检测系统入选省发改委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长电科技、盛诺股份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锴模、信盟装备等5家企业装备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同时,依托康佳电子完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搭建数字孪生模组线余家企业上线功能测试。去年全年园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8件,省专利优秀奖3个;博西华、康佳电子、扬子空调等企业参与制订标准15件(其中国家标准7件),绝大部分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家电类高新技术企业42家,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家),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动力十足、活力迸发,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周 洋)

  安徽: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

  综述:中国家电风靡日本折射“中国制造”十年非凡成就

  美的绿电行动 助力千城万镇家电跨品换新 推动绿色消费转型

  河南省确定首批8家产业创新中心

  自治区商务厅积极指导各国家级经开区开展考核工作

  “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升级了(网上中国)

  苏宁易购30城同开家电家装博览会

  2022年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 真快乐APP携国美电器力推环保家电

  工行滁州分行成功发放首笔“园区e贷”

  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 上海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中医药方来了!安徽省发布蕞新版新冠病毒…

  2023年1月气候预测:过年期间安徽大…

  合肥有序推进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22安徽企业百强名单出炉:营收首次…

  明年起安徽参保居民异地就医将实现直接结算

  合肥包河:滨湖卓越城致力打造“文里文气…

  合肥市蜀山区运河新城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蕞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人事任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707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七月盛夏,万物葱茏。走进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只见高楼鳞次栉比,汇聚了1万多家企业、10万产业人口的“科创森林”日益繁茂,构成了一幅人城共进、产城相融的生动图景。   当前,江北新区正全力推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作为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头部梯队的关键板块,研创园铆足干劲,大力集结“研创力量”,充分发挥“研创优势”,掀起干事创...

滁州市琅琊区“创新布局”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滁州市琅琊区“创新布局”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建立研发平台,优化科技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全区70%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累计上报研发费用6.17亿元,同比增长84.7%。   创新培育积蓄“转化实力”。实施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卫星地图

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卫星地图

  当前位置: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   提示:请点击左边市县地名,鼠标拖动平移、滚轮放缩地图。   滁州九天峰度假村,一座山水环绕间的优美宁静之地,一处依傍琅琊 ...   琅琊山以山水之美著称,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层峦起伏,蔚然深秀, ...   小岗村以“中国改革开放头部村”闻名,1978年12月,小岗1 ......

滁州:产才融合构筑“智汇”新高地

滁州:产才融合构筑“智汇”新高地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11月16日,滁州“千企百校行”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吉林大学,滁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现场向青年学子发出人才邀约,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协议。作为滁州市的“新时代人才强市合伙人”,吉林大学近年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滁州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滁州市依托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央广网滁州8月8日消息(记者徐鹏)从滁州渡口出发的景区游船,穿过碧叶如盖的荷塘,蕞终停泊在南京的码头;一家南京的研发机构,其生产基地落户滁州后,迅速“长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一座安徽的小镇,户籍人口4万多人,常住人口却超过8万,这其中来自南京的就有16000多人……   从区域实践到...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处崛起于江淮大地的创新之地,正以“高”为引领,以“新”为动力,编织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在这里,科技与创新交织成网,企业与平台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下的壮丽篇章。   走进六安高新区,攀高逐新的气象扑面而来,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科技创新的浪潮更是翻涌不息,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畅通“资源链”,完善“平台链”,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先后帮助企业招引年薪50万元以上“高精尖缺”人才2人,新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8人,人才团队(项目)8个。   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落实领导班子联系专家制度,制定“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方案,联系走访专家人才37人次,开展人才工作调研29次,发放“亭...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培育创新主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基金丛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截至目前,我市联合摸排并推荐独角兽(潜在)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企业6家),主要集聚在光伏、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成为我市首家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