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西咸新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admin4周前 (06-16)来安产业信息154

  华商网讯(记者 郭佳欣)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如何让高校学生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4月16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19家中央、省级、市级媒体,深入西咸新区实地采访,体验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

  校企双方共同派驻团队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政策导向。“鼓励科研人员与生产一线对接,积极推广‘校招共用’模式,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更是被写进陕西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走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无数场头脑风暴正在悄然上演,校地企融合已结出累累硕果。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甲方乙方”,有的只是身着不同工牌却为同一目标奋斗的创新伙伴。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王凯和大四学生周沁昱进行项目研讨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的硬件调试区内,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王凯和大四学生周沁昱正聚精会神围坐在一起,用电压探头探查电路板上的信号,通过可视化方式找寻绝缘材料的薄弱点。而一旁的电子屏幕上,数据曲线不断跳动,记录着这项校企合作项目的蕞新进展。

  这一幕,正是西咸新区推动校地企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联合研发中心科技综合部门主管成敏介绍,该联合研发中心成立于2021年8月,它的诞生是为了响应南瑞集团产业发展需要和国家电网公司重大需求。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了西安交大深厚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和南瑞集团强大的产业技术研发优势,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领域,组建“科学家+工程师+研究生”联合攻关团队,共同开展基础理论和前瞻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发。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的硬件调试区

  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研发中心积极探索人才共引共用共培新机制,构建起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联合体模式。南瑞集团提出研发需求,双方共同派驻研发团队,合作培育、引入高端人才。

  目前,南瑞集团已形成覆盖全国20余个城市的研发产业网络,5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辐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有30余名南瑞专家担任西安交大“企业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真正实现了“技术进课堂、人才进企业”。

  打出校地企融合“组合拳” “校招共用”释放人才红利

  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的“围墙”正在消失,科研成果转化的“蕞后一公里”已然畅通。西咸新区的实践印证着,当校地真正融合,创新的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从高校实验室走出来并落地生根的科创企业。公司创始人刘明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高端软磁材料技术,曾在实验室“沉睡”十年,直至2021年乘秦创原东风落户沣西新城。通过沣西新城提供的1000万元种子基金、定制化厂房及市场化团队引进,锐磁电子迅速突破产业化瓶颈。

  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凡向媒体记者介绍公司产品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秦创原给了我们‘全链条’支持。”技术总监赵凡说。赵凡是擅长工程化技术转化的西交大博士,2024年6月通过校企联聘机制加盟企业。公司成立两年内,公司已建成7条自动化生产线项国家级专利,产品材料价格仅需进口价格的20%,成功替代日德技术,应用于新能源储能、5G通信等领域。2024年,公司签约订单超1000万元,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亿元。

  沣西新城还联合西安交大建立“三池一机制”(人才池、项目池、资金池),为锐磁电子等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沣西新城已吸引165个交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形成“金字塔型”培育结构,涵盖2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瞪羚企业。

  从南瑞集团的“技术攻坚”到锐磁电子的“破土成林”,西咸新区正以校地企融合的“组合拳”,书写科技成果转化的“高产田”故事。在这片创新沃土上,实验室的“蕞先一公里”与市场的“蕞后一公里”无缝衔接,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科创事业树立了新标杆。

  重新定义天空!西咸新区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

  西咸新区“非遗年货购物月” 即将亮相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

  西咸新区“搭台铺路”,开启 “就业宝藏” 探索之旅

  政策 “续航”,西咸新区上市后备企业发展动力强劲

  发现西咸之美!“奋斗陕西”2024陕西高质量发展巡礼首站走进西咸新区

  上一篇:重新定义天空!西咸新区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

  中拉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西安开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987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奋进的春天丨宿迁:靶向发力护航企业走稳创新发展之路

奋进的春天丨宿迁:靶向发力护航企业走稳创新发展之路

  宿迁网讯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台台机器有条不紊运转……初春时节,宿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万众创新蓬勃发展。近年来,宿迁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助企惠企举措,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信心与活力。...

校地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校地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苏报讯(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为苏州高新区增添“芯”动能。昨日,第十届西安交大微电子校友论坛在苏州高新区举办,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苏州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校地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与苏州、苏州高新区的合作历久弥新,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苏州高新区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学院(苏州分院);今年4月,“校园苏州日”暨“情牵交大智汇高新”苏州高新区...

电子与信息学部研究生教学网

电子与信息学部研究生教学网

  23年9月入学统招博士新生选课系统登录信息   电子与信息学部博士学位申请实施细则(电信[2020]13号)   [2023]07号电信学部关于博士研究生转导师的补充规定   关于线上进行火车票学生优惠资质核验的通知   电子与信息学部关于2022年青年优秀导师评选推荐结果的公示   电子与信...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西安交通大学-手机版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物联网接入与传输、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稀疏信号表征与处理等。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10年9月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资助,...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院-所”三级架构下的科研实体单位,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成立,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所主要围绕空天往返先进推进、智能航天器、空间智能制造、空间在轨维护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航天制造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和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共同支撑重大任务的全新模式,围绕研究方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办

西安交通大学办

  关于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校园开放日活动的温馨提示   关于2024年端午节放假的通知   关于观看“弘扬西迁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科学家精神线   关于举办“交小苗”六一专场健康讲座的通知   关于举办“六一”交小苗之科学探索、艺术体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通知   西安交通大学春季学期就业服务...

西安高新区2024年科技成果(专利)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西安高新区2024年科技成果(专利)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西安交通大学粉体研发专家团队对《新型功能陶瓷粉体》科技成果进行发布,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网络对抗智能化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对《漏洞防御系统》科技成果进行发布。这些科技成果的发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机会,也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活动还举行了多家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其中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西安...

校地企联动召开科创成果转化座谈会

校地企联动召开科创成果转化座谈会

  9月19日,市监沣西新城分局促成在西安交大创新港召开校地企联动促进科创技术成果转化座谈会。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市监沣西新城分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西安交大创新港发展公司、西安交大科技园与千树企业管理(陕西)有限公司、陕西西部数字云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春芽知识产权(西安)有限公司等校地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受邀参加会议。会议由沣西新城创新港服务工作部副部长胡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