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起,我市通过打造滁州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工程,争取到2020年,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产值达到10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350家。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企业,确保新型化工硅基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依托定远盐化工园、来安精细化工园和全椒化工新材料园和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四大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引进和培育,形成了以安徽华塑、金禾实业、泉盛化工、中普石化、南大光电、德力玻璃、凤阳玻璃、台玻和确成硅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截至2014年底,新型化工硅基材料产业共实现总产值265亿元,其中新型化工195亿元,硅基材料70亿元;规上企业156家,其中新型化工94家,硅基材料62家。自今年起,我市通过打造滁州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工程,争取到2020年,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产值达到10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350家。
安徽华塑提前完成备用水源管线、破碎线、卤井等部分二期工程建设,众邦生物工程厂房、公用车间在进行外粉和地坪硬化,丹宝树脂厂区管架正在施工近日,记者在定远盐化工业园区内看到,入驻园区的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生产,整个园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今年1至3月,定远盐化工业园基地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实现较大增幅。
近年来,随着安徽华塑、金禾实业、泉盛化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滁州落地开花,新型化工硅基材料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推进该产业发展,我市将滁州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作为十大重点工程打造,成立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制定了推进工作路线图和调度表。
当前,短期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2015年,全市新型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5家;硅基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80家。在新型化工基地建设上,提升园区发展空间,突出招大引强和产业招商,加强重点企业带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注重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定远、来安、全椒“三条线”。在建设硅基材料基地上,以凤阳为主战场。健全园区规划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矿山资源管理。突出产业链招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创新发展,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品竞争力。
然而,与其他产业基地不同的是,在滁州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中,赫然列着市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名字。“新型化工和硅基材料产业都是高能耗的产业,受环境容量约束较大。但是,我市坚决明确一个底线,即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要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因此,我市推进滁州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基地工程,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安全环保为底线,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把我市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硅基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具有特色鲜明、链条完整、行业领先的新型绿色产业基地。
严的要求要有实的举措。如今,全市所有的化工项目必须落户园区,否则不予审批;上升到市级备案,由市里来把控,通过严把项目入园关,杜*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入园区。同时,加强节能减排,抓好重点企业的能耗达标工作,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环保“三同时”。推行清洁生产,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实现就地消化。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市在壮大产业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