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与来安跨省合作互动频频
3月20日下午,南京市江北新区与滁州市来安县签署了《渣土调配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成立渣土调配专项工作组,将在渣土调配、运输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此次签约,已是江北新区和来安县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达成的第三项合作协议。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北新区近来主动出击,与“一河之隔”的来安县频繁互动——从跨省通勤解决用工难、到跨省合作打造示范区、再到跨省调配资源共享,江北新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领域不断拓展。
参加签约仪式的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诸渊深表示,此次签约,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宁滁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实践,将为两地在城市建设、城市治理、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合作开一个好头。
诸渊深提到的宁滁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包括两个项目,其中之一是江北新区和来安县共同推进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本月16日,双方召开了一场对接会,同时达成共识:力争本月启动示范区规划设计公开招标,7月份完成规划成果;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开发公司,负责示范区投融资与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汊河大桥项目已重新招标,争取汊河大桥早日建成通车……
更早的时候,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区相关负责人带队赴来安县,对接协调居住在来安的新区员工往返通勤的事宜,随着双方达成“跨省通勤”合作协议,保障了新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一个月之内的三次互动,让江北新区和来安两地的跨省合作进入了“蜜月期”。
一方是在众多政策利好的叠加下,快速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一方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势头良好的县城。双方虽然起点不一样,产业有差异,但发展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都要有需求。渣土调配问题是每个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江北区域特点和建设发展实际,现有条件已不能完全处置建设发展项目产生的渣土;恰逢来安当地的农田改造、建设项目场地平整等,对渣土有需求。于是,去年年底,江北新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带队赴来安商谈,双方一拍即合。“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这场签约仪式应该能提前一个月举行。”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宗武说。
根据协议,渣土调配并不是单向的输送和处置,而是双向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双方对于对方的政府类工程,不收取渣土处置费用。“当然,跨省调配渣土,对环保、运输等各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王宗武表示,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后,双方的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商讨具体细则。
20日的这场签约,江北新区出动了12个部门和平台;来安县也来了10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签约仪式后,双方的具体对接人直接在会场现场办公。“我们希望以签约为契机,建立长期、紧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来安县副县长郭永刚说。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新区与来安县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郭永刚表示,来安县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滁州融入“大江北”的先导区,“过去,来安县和江北新区的跨省合作没有通道,现在,两地共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这条通道就被打通了。”
“新区和来安县的跨省合作,就是要充分发挥两地各自的优势。”江北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有着好的政策支持,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而来安县拥有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两地正好形成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发展上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上互联互通;平台利用上共建共享;环境保护上联防联治,江北新区和来安县的跨省合作,在探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两地的负责人都表示,双方还将积极探索,打造跨省合作样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通讯员 王彤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