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争当表率让一体化落地生根
——访安徽来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陈晓兵
在安徽省滁州市东部的来安县,来安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眼前一亮。在2022年度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来安经开区斩获第9名的骄人成绩。今年1-5月,来安经开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重要经济指标均实现20%左右的增长率。
安徽来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陈晓兵就园区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的重要之年,也是来安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来安经开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抓“双招双引”,发力项目推进,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争当表率。
作为安徽的东大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前沿,来安经开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成果突出。“坚持链式发展,对标全省十大新兴产业,紧跟滁州市步伐,与时俱进调整主导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与长三角区域尤其是南京江北新区息息相关的优势产业,聚焦锚定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及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五大主导产业,以打造百亿产业集群为引擎,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陈晓兵介绍道,开发区已先后招引了晶科、捷泰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新型化工、文具礼品和健康食品三大传统产业不断壮大,五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构建了“3+5”的产业格局。
来安经开区坚持全员招商,制定了全员招商工作实施办法,每位班子成员、每位干部认领“责任田”,在机关里做好主责主业,在外均为开发区的宣传员、推介人;坚持招精引优,用发展的眼光研判项目,要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不要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坚持招引符合主导产业发展的头部企业、科技含量高企业、专精特新和单打冠军企业。“给予优质项目*优惠的扶持政策,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包含固定资产投资扶持、企业综合贡献扶持、重特大项目专项扶持、人才引进补贴、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基金扶持、科技创新研发奖励等各个方面,在用地、用能、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支持,这也是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吸引更多客商来开发区投资兴业的重要举措。”陈晓兵表示。
通过各种举措,来安经开区“双招双引”如火如荼。据统计,今年1-5月,来安经开区累计签约入驻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9个,协议总投资89.95亿元,开工项目21个,投产项目20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15个。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顶山-汊河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来安经开区在推进“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建设中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机遇,汊河成为皖苏两省交界*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陈晓兵表示,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生根,2020年年初,来安县委、县政府把新型功能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抽调专班负责顶汊功能区建设,由开发区承担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已建设了跨界合作产业园和科创综合体两大创新产业承接平台。2021年12月设立江北新区-汊河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区,2022年12月获批挂牌省医药创新柔性服务来安工作站,也是安徽省*一的县级工作站;新型功能区已招引总投资126亿元的捷泰1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10亿元的和美药业创新药产业基地、10亿元的海能包装新材料、10亿元的聚隆科技复合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近270亿元。
违规内容投诉中文(简体)中文(台灣)中文(香港)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