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添翼”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筹建于2003年,彼时的工业园区以加工贸易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处可见小服装厂、印刷厂、注塑厂,满眼尽是破旧厂房和随意堆放的工业垃圾,95%以上的人员都是高中以下学历的流水线作业工人。
经历了数十年的产业转型,来安驶上了高质量发展新车道,旧工业园区也“羽化成蝶”。如今驱车从宁洛高速来安北出口驶入裕安西路,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处处皆是创新发展和绿色生态紧密相融的景象。
如今经开区的产业动能已成功切换,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园区内初步形成了创新生态链体系,同时聚集了一批以晶科能源、金禾实业、扬子安防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精尖”人才。
日前,园区内安徽联科水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成为来安县首批获此称号的企业之一。该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华丽的蝶变转型。“我们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仅聘请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担任公司科技副总,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签订了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联科水基总经理翟凤祥介绍道。在园区诸多中小企业的数载发展历程中,联科水基只是一个缩影,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他们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依靠创新突围,政府也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沃土,为人才创业搭建舞台。来安县双创产业园投入运营后,吸引了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这些优质的企业成为了各类高级人才争栖的“梧桐树”。
禾臣普菲和珞石蜂云机器人是双创园内两家投资规模不大但科技含量较高、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今年,禾臣引进博士1名,珞石引进博士1名、博士后2名,高层人才引领企业技术创新,让中小微企业真正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此外,园内8万平方米的上丞军民融合产业园建立专业研发实验室4个,引进中航工业、中电科南京十四所、中船重工716所、中国电科38所4个专家团队。高层次产业成为工业园区的“将来式”。
园区内的传统产业也在谋划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求焕发新活力。“我们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既传承了传统酿酒工艺,又将现代化先进酿造技术融入生产中。”涂中酿酒支部书记李汉文介绍道。预计今年经开区将实施技改项目15个,淘汰落后生产线和设备,引导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迈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