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添翼”

admin2周前 (06-26)来安产业信息14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筹建于2003年,彼时的工业园区以加工贸易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处可见小服装厂、印刷厂、注塑厂,满眼尽是破旧厂房和随意堆放的工业垃圾,95%以上的人员都是高中以下学历的流水线作业工人。

  经历了数十年的产业转型,来安驶上了高质量发展新车道,旧工业园区也“羽化成蝶”。如今驱车从宁洛高速来安北出口驶入裕安西路,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处处皆是创新发展和绿色生态紧密相融的景象。

  如今经开区的产业动能已成功切换,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园区内初步形成了创新生态链体系,同时聚集了一批以晶科能源、金禾实业、扬子安防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精尖”人才。

  日前,园区内安徽联科水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成为来安县首批获此称号的企业之一。该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华丽的蝶变转型。“我们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仅聘请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担任公司科技副总,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签订了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联科水基总经理翟凤祥介绍道。在园区诸多中小企业的数载发展历程中,联科水基只是一个缩影,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他们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依靠创新突围,政府也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沃土,为人才创业搭建舞台。来安县双创产业园投入运营后,吸引了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这些优质的企业成为了各类高级人才争栖的“梧桐树”。

  禾臣普菲和珞石蜂云机器人是双创园内两家投资规模不大但科技含量较高、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今年,禾臣引进博士1名,珞石引进博士1名、博士后2名,高层人才引领企业技术创新,让中小微企业真正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此外,园内8万平方米的上丞军民融合产业园建立专业研发实验室4个,引进中航工业、中电科南京十四所、中船重工716所、中国电科38所4个专家团队。高层次产业成为工业园区的“将来式”。

  园区内的传统产业也在谋划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求焕发新活力。“我们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既传承了传统酿酒工艺,又将现代化先进酿造技术融入生产中。”涂中酿酒支部书记李汉文介绍道。预计今年经开区将实施技改项目15个,淘汰落后生产线和设备,引导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迈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aian.021cf.cn/index.php/post/992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七月盛夏,万物葱茏。走进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只见高楼鳞次栉比,汇聚了1万多家企业、10万产业人口的“科创森林”日益繁茂,构成了一幅人城共进、产城相融的生动图景。   当前,江北新区正全力推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作为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头部梯队的关键板块,研创园铆足干劲,大力集结“研创力量”,充分发挥“研创优势”,掀起干事创...

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一批批企业入驻园区……近年来,滁州经开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传统家电制造基础,打出“双招双引”、项目帮办、科技创新“组合拳”,聚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家电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产业链体系,智能家电产业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省27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度考评结果中,滁州智能家电产业基地获评蕞高档次A档,省智能家电专班季度工作通...

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卫星地图

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卫星地图

  当前位置:滁州高教科创城管委会   提示:请点击左边市县地名,鼠标拖动平移、滚轮放缩地图。   滁州九天峰度假村,一座山水环绕间的优美宁静之地,一处依傍琅琊 ...   琅琊山以山水之美著称,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层峦起伏,蔚然深秀, ...   小岗村以“中国改革开放头部村”闻名,1978年12月,小岗1 ......

滁州:产才融合构筑“智汇”新高地

滁州:产才融合构筑“智汇”新高地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11月16日,滁州“千企百校行”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吉林大学,滁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现场向青年学子发出人才邀约,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协议。作为滁州市的“新时代人才强市合伙人”,吉林大学近年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滁州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滁州市依托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融长”:正在“消失”的省际线   央广网滁州8月8日消息(记者徐鹏)从滁州渡口出发的景区游船,穿过碧叶如盖的荷塘,蕞终停泊在南京的码头;一家南京的研发机构,其生产基地落户滁州后,迅速“长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一座安徽的小镇,户籍人口4万多人,常住人口却超过8万,这其中来自南京的就有16000多人……   从区域实践到...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高逐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处崛起于江淮大地的创新之地,正以“高”为引领,以“新”为动力,编织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在这里,科技与创新交织成网,企业与平台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下的壮丽篇章。   走进六安高新区,攀高逐新的气象扑面而来,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科技创新的浪潮更是翻涌不息,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滁州经开区“三链”融合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畅通“资源链”,完善“平台链”,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先后帮助企业招引年薪50万元以上“高精尖缺”人才2人,新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8人,人才团队(项目)8个。   滁州经开区强化“责任链”,落实领导班子联系专家制度,制定“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方案,联系走访专家人才37人次,开展人才工作调研29次,发放“亭...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独角兽(潜在)企业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培育创新主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基金丛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截至目前,我市联合摸排并推荐独角兽(潜在)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企业6家),主要集聚在光伏、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成为我市首家独角兽企业。...